李小龙(1940-1973)

李小龙(1940-1973)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xiǎo lóng (1940-1973)电影演员。广东南海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毕业。六岁起即在香港参加拍摄粤语片。后拜师学习武艺,曾任好莱坞武术指导。1971年回港拍片,擅长功夫片,代表作有《唐山大兄》、《精武门》等。

李少春(1919-1975)

李少春(1919-1975)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shǎo/shào chūn (1919-1975)京剧演员。直隶霸县(今河北霸州)人。自幼从父李桂春学艺。1938年拜师余叔岩。嗓音宽厚,文武兼备。擅演《定军山》、《战太平》、《野猪林》等剧。

李德才(1903-1982)

李德才(1903-1982)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dé cái (1903-1982)四川扬琴演员。四川成都人。艺名德娃子。自幼从父学唱扬琴,七岁即演出。唱旦脚。在继承前辈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德派”艺术,并创四川扬琴旦脚坐上手的先例。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祭塔》、《香莲闯宫》等。

李秀明(1954- )

李秀明(1954- )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xiù míng (1954- )电影演员。河北大城人。女。1976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因主演《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主演影片还有《甜蜜的事业》、《孔雀公主》、《秋瑾》等。

杨小楼(1878-1938)

杨小楼(1878-1938)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xiǎo lóu (1878-1938)京剧演员。名三元,安徽怀宁人。名老生兼武生杨月楼之子。幼入北京小荣椿科班,学武生。继承家学,又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嗓音清亮,表演追求神似。代表剧目有《长坂坡》、《挑滑车》、《霸王别姬》等。

林黛(1934-1964)

林黛(1934-1964)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dài (1934-1964)电影演员。广东宾阳人。女。香港莱顿书院和新亚书院肄业。1952年从影。一生主演影片近四十部。其中《金莲花》、《貂蝉》、《千媚百娇》、《不了情》,四次获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lín guó jì diàn yǐng jié1951年联邦德国创设。每年举行一次。设金熊奖和银熊奖,前者授予最佳故事片、科教片等,后者授予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等。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栗原小卷(1945- )

栗原小卷(1945- )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yuán xiǎo juàn/juǎn (1945- )日本电影演员。女。早年入俳优座演员训练所。1964年从影。因主演《忍川》获《每日电影》女演员演技奖。主演影片还有《生死恋》、《莫斯科之恋》等。

梅派

梅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pài1.京剧流派之一。京剧著名演员梅兰芳演青衣,兼演刀马旦。他在长期舞台实践中,对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大,世称"梅派"。

梨园子弟

梨园子弟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 yuán zǐ dì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
3132333435 共47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