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索

走索的同义词反义词
zǒu suǒ古代杂技节目。汉代已经流行。在两柱之间系一根粗绳,表演者从绳上走过。也有两三人分从两面走去,对面相逢,擦肩而过。更有在绳上“踊跃旋舞”,并作倒立等动作。这类杂技,历代又有“走绳”、“走大绳”等称谓,并有“硬绳”和“软绳”两类。现代的走钢丝,即从走索发展而来。

赶时髦

赶时髦的同义词反义词
gǎn shí máo采用时兴的方式或时髦的款式,指追上潮流的特性或性格,迎合当时最流行的风尚。

赶潮流

赶潮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gǎn cháo liú追上潮流的特性或性格;迎合当时最流行的风尚。

超短裙

超短裙的同义词反义词
chāo duǎn qún1. 一种裙身很短的裙子。也称“迷你裙”。如:超短裙并不那么可怕,也不见得那么“下流”,它不过是外国一定时期流行的一种女装。

越剧

越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清末由浙江嵊县一带的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初名“小歌班”、“的笃班”,曾名“绍兴文戏”。1923年起出现全部由女演员演出的剧团,称“女子文戏”,并逐渐取代男班。1938年改名“越剧”。40年代进行改革。主要唱腔有四工腔、尺调腔、弦下腔等。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

跳丸

跳丸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ào/táo wán也叫“弄丸”。古代杂技节目。战国时已经流行。表演者快速地用两手把若干个丸铃连续抛接,一个在手,多个在空中。当时已有能抛接九个丸铃的技巧。又有抛接剑的,称为“跳剑”,技术高的可抛接七把剑。这类杂技流传至今,成为手技的组成部分。

跳脚舞

跳脚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ào/táo jiǎo/jué wǔ1.彝族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的彝族地区。舞者一般为双数,拉手成圈,左右移动。主要是脚部动作。动作激烈,情绪奔放。也叫打跳﹑对脚舞。

蹴球

蹴球的同义词反义词
cù qiú1.唐代以来的一种类似足球的运动。为战国时代以来流行的"蹴鞠"运动之演变,已使用充气球,并有了类似现代足球赛的球门。

过时货

过时货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ò shí huò指已经流行过的东西。

邛笼

邛笼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óng lóng/lǒng也称“碉楼”。羌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四川茂县。一般平面呈四方形,用石块砌造。分三层,上层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有门,层与层之间有独木梯上下。外形雄伟,建造坚固,最多达十三至十四层,高30余米,具有居住和防卫等用途。
2627282930 共58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