汧国
汧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 guó1.据唐白行简《李娃传》载,李娃乃长安之娼女,常州刺史荥阳公之子进京赶考,与之相识,几经曲折,两人结为夫妇。荥阳生后为数郡之守,李娃遂封为汧国夫人。后因以"汧国"借指从良之美妓。
灶下养
灶下养的同义词反义词
zào xià yǎng1.厨工的辱称。《后汉书.刘玄传》:"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着绣面衣﹑锦褲﹑襜褕﹑诸于,骂詈道中。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以借指无能的武将。亦省称"灶养"。
燕脂坡
燕脂坡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n/yān zhī pō1.汉代长安妓坊。后亦泛指妓女聚居之处。
玄奘(602-664)
玄奘(602-664)的同义词反义词
xuán zàng/zhuǎng (602-664)唐代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俗称唐僧。原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出家。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经凉州出玉门关西行赴印度。初在那烂陀寺受学,后又游学印度各地,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645年回国,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又记旅行途中见闻,撰成《大唐西域记》。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小说,即从他的故事发展而来。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xuán wǔ mén zhī biàn唐初的宫廷政变。唐高祖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公元626年7月2日,渊次子李世民伏兵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正门)发动政变,杀李建成等。高祖乃立李世民为太子,两月后,李世民登帝位。
玄都观
玄都观的同义词反义词
xuán dū/dōu guān/guàn1.北周﹑隋﹑唐道观名。原名通道观,隋开皇二年改名为玄都观。在陕西省长安县南崇业坊。见宋宋敏求《长安志》。后废。 2.泛指道观。
王昌龄(698?-757?)
王昌龄(698?-757?)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chāng líng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曾任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后因世乱还乡,被杀。诗作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气势豪迈。长于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以多种题材对玄宗后期的黑暗政治和动乱社会作过一些揭露和反映。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闺怨》等。有《王昌龄集》。
班固《两都》
班固《两都》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n gù 《liǎng dū》1.班固作的《两都赋》。班固,东汉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两都,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suǒ luó yà sī dé jiào旧译“祆教”、“拜火教”、“波斯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的主要宗教。公元前6世纪由琐罗亚斯德创立。主要经典为《波斯古经》。主张善恶二元论。要求人们从善避恶,弃暗投明。礼拜圣火为主要宗教仪式。公元7世纪后渐衰。今在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尚有少量信徒。公元6世纪南北朝时传入中国,隋唐时曾在东西两京(洛阳、长安)建立祆祠,但信奉者多为外国人。
白虎门
白虎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hǔ mén1.汉代长安宫门名。唐时因避太祖李虎讳﹐改虎为"兽"﹐故又称白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