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
性善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xìng shàn lùn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性论。与“性恶论”相对。由孟子首先提出。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人的仁义礼智等品德是天生固有的,封建伦理道德是天赋给人的本性。人的为恶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和主观不努力造成的,由此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
戴震(1723-1777)
戴震(1723-1777)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i zhèn (1723-1777)清代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学问渊博,对经学、音韵学、语言学有重要贡献,为一代考据大师。在哲学上肯定世界是“气”的变化过程。又用“理存于欲”的命题反对程朱理学,以抗议封建统治者借口“理义”、“名教”残酷杀人。著作有《孟子字义疏证》等。后人编有《戴氏遗书》。
打退堂鼓
打退堂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 tuì táng gǔ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
扫堂子
扫堂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sǎo/sào táng zǐ1.方言。本是一种迷信活动,谓请跳大神的驱除家宅中的野鬼。土改中亦喻指斗争地主,扫除封建势力。
承重
承重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zhòng1.指承受宗庙与丧祭的重任。封建宗法制度,其人及父俱系嫡长,而父先死,则祖父母丧亡时,其人称承重孙。如祖父及父均先死,于曾祖父母丧亡时,称承重曾孙。遇有这类丧事都称承重。 2.承受重量。
报捐
报捐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o juān1.封建时代根据官府规定,纳捐若干,报请取得某种官职,谓之"报捐"。
拉丁帝国
拉丁帝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lā/lá dīng/zhēng dì guó十字军东侵期间西欧封建主在拜占庭帝国领土上建立的国家。1202年组成的西欧十字军原定进攻埃及,但在威尼斯商人诱使下反而去进攻拜占庭帝国。1204年十字军攻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后,在其巴尔干半岛东南部一带的领土上建立国家。因为西欧人使用拉丁语,所以这个国家被称为“拉丁帝国”。1261年,君士坦丁堡被拜占庭人收复,帝国灭亡。
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艺术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i zhàn tíng yì shù公元4世纪到15世纪的罗马帝国美术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美术,即宗教美术和封建帝国美术。以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为中心的东方艺术形式相结合为风格特点。在教堂建筑、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细密画及工艺美术的风格创造上,都有较大的成果。后期风格因受教会束缚,倾向于公式化、概念化。对中世纪欧洲各国,尤其是东正教国家的艺术有很大影响。
撤佃
撤佃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è diàn1.封建地主废除租田契约﹐强行收回农民租种的土地。也称抽佃﹑退佃。
敷赞
敷赞的同义词反义词
fū zàn亦作“敷讚”。即陈奏。封建时代臣下向君王进言、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