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
晋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jù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蒲剧派生而成。流行于该省中部地区。也叫山西梆子、中路梆子。
柞木
柞木的同义词反义词
zuò mù又称“蒙子树”、“冬青”。大风子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棘刺。叶卵圆形,有锯齿。初秋开黄白色小花。生长在中国西部、中部和东南部。叶可入药,能散瘀消肿。木材坚硬,可制家具等。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i dá mù pén d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在青海省西北部。介于昆仑山和祁连山之间,为青藏高原内部的陷落盆地。海拔2600~3000米。气候干旱,属内流区。多盐湖,“柴达木”即蒙古语“盐泽”之意。中国最大盐湖察尔汗盐湖即位于盆地中部。盐(池盐、钾盐)、石油和铅锌矿等资源丰富。
桥楼
桥楼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o lóu船长中部的上层建筑。可提供居住空间,保护中部舱室免受波浪侵袭。顶层设有驾驶室,作为指挥、操纵船舶航行的中心。
河南省
河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nán shěng别称“豫”。在中国中部、黄河中游。面积16.7万平方千米。人口9108万(1995年)。明代置河南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河南省。省会郑州。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为华北平原。大部为暖温带半湿润区。工业较发达。主要有机械、煤炭、石油和纺织等部门。中国重要的产煤省和煤炭输出省。小麦、棉花、花生、芝麻、烤烟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浊水溪
浊水溪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ó shuǐ xī台湾省最长河流。源出台湾岛中部山地,注入台湾海峡。长170千米。源高流急。含沙量大。出山口形成较大冲积扇,多汊流。上游支流建有日月潭水电站。
济南市
济南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nán shì山东省省会。在省境中部偏西、黄河下游南岸,京沪和胶济两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29年设市。人口247.5万(1995年)。有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七十二名泉,被誉为“泉城”。有千佛山、大明湖、四门塔等名胜古迹。有山东大学等高等学校。
淄博市
淄博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zī bó shì在山东省中部,胶济铁路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2年设市。人口257.4万(1995年)。富煤、铁、铝土等矿产。工业发达,有采矿、石油化工、钢铁、陶瓷等工业。有齐国都城遗址(临淄)、桓公台、齐陵、管仲墓、晏婴冢等名胜古迹。
湖北省
湖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 běi shěng别称“鄂”。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8.6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727万(1995年),有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武汉。西、北、东为山地、丘陵,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长江由西向东流贯,北有汉水汇入。淡水湖数量全国第一。亚热带湿润区。经济较发达。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水电为主)和纺织。农产中稻米、棉花、油菜籽和芝麻产量居全国前列。重要商品粮产区。淡水渔业发达。
漯河
漯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ò/tà hé1. 市名。在河南省中部偏南、京广铁路线上,滨临沙、澧两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