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


拼音:bīng bù xuè rèn
解释: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引用:~,就平了广西省多年的乱党。(清·张春帆《宦海》第七回)
原文:《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兵不由将


拼音:bīng bù yóu jiàng
解释: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彬彬有礼


拼音:bīn bīn yǒu lǐ
解释: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引用: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
原文:《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兵不厌诈


拼音:bīng bù yàn zhà
解释: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引用:若说~,诸葛亦无如此之阵图,若说幻不厌深,偃师亦无如此之机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原文:《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八拜之交


拼音:bā bài zhī jiāo
解释: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引用:今日在圣贤炉前成了~,有福同享,有马同骑。(清·李绿园《歧路灯》卷二十)
原文:宋·邵伯温《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悲不自胜


拼音:bēi bù zì shèng
解释:胜:能承受。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极度悲伤。
引用:是年冬初,丽人无故,忽潸然泪下,~,怪而问之,初则隐忍弗言,继则举声大恸。(明·李昌祺《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
原文: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燕歌》远别,悲不自胜。”

不辨真伪


拼音:bù biàn zhēn wěi
解释: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原文: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晋文公先年过曹,曹人多有识得的,其夜仓卒不辨真伪。”

不拔之志


拼音:bù bá zhī zhì
解释: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原文:《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不瞅不睬


拼音:bù chǒu bù cǎi
解释:不看也不答理。
引用:姑奶奶平日只敬重的王家哥儿两个,把我们~;我们没来由今日为他得罪严老大。(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
原文:明·苏复之《金印记·周氏回家》:“女婿功名不遂回来,一家不偢不倸。”

把持不定


拼音:bǎ chí bù dìng
解释: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引用:他意志薄弱,一遇风浪就~。
原文:《野叟曝言》第二回:“但恐日后把持不定,为异端所惑,一时失足。”
9192939495 共130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