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逸绝尘
拼音:bēn yì jué chén
解释: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原文:《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其后矣。”
不亦乐乎
拼音:bù yì lè hū
解释: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引用:哎,那骂得可真也是~。(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原文:《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拨云撩雨
拼音:bō yún liáo yǔ
解释: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原文:元·无名氏《女贞观》第四折:“他将那简帖儿传消寄信,词章儿拨雨撩云。”
不厌其烦
拼音:bù yàn qí fán
解释:厌:嫌。不嫌麻烦。
引用:今之史学则异是,必致谨于闾阎日用之细,起居笑貌之琐,~,不嫌其鄙。(清·严复《道学外传》)
不远千里
拼音:bù yuǎn qiān lǐ
解释: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原文:《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白云亲舍
拼音:bái yún qīn shè
解释: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原文:《新唐书·狄仁杰传》:“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布衣黔首
拼音:bù yī qián shǒu
解释:布衣:封建时代平民的别称;黔首:战国及秦代对人民的称谓。古代指一般百姓。
原文:《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
爱别离苦
拼音:ài bié lí kǔ
解释: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原文:《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如何是至极之谈?’曰:‘爱别离苦。’”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拼音: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
解释: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原文:唐《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爱不释手
拼音:ài bù shì shǒu
解释: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引用: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原文: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