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u含声调的拼音:笔画数:4五笔:i部首: 不的说文解字 不的文言文解字

不bù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没有不fǒu古同“否”,不如此,不然。没有笔画数:4;部首:一;笔顺编号:1324

详解:不bù【副】(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not,no〗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更多

拼音:chou含声调的拼音:chǒu笔画数:4五笔:nfd部首: 丑的说文解字 丑的文言文解字

丑(④⑤醜)chǒu地支的第二位,属牛。用于计时: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传统戏剧角色名:丑角。丑旦。相貌难看:丑陋。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丑化。丑恶。丑闻。丑态百出。跳梁小丑。丑恶丑陋美俊笔画数:4;部首:一;笔顺编号:5211

详解:丑醜chǒu【形】(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可恶〖hateful〗醜,可恶也。——《说文》耗土之人醜。——《大戴礼记·易本命》姱而不醜兮。——《楚辞·橘颂》亦孔之醜。——《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又如:丑名(恶名);丑言(恶劣的话......更多

拼音:jiu含声调的拼音:jiǔ笔画数:4部首: 乣的说文解字 乣的文言文解字

乣jiǔ古同“糺”,中国辽、金、元时期对北方诸部族人的统称。笔画数:4;部首:乚;笔顺编号:5545

拼音:bo,bu含声调的拼音:bo,bǔ笔画数:2五笔:hhy部首: 卜的说文解字 卜的文言文解字

卜bǔ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预料,估计,猜测:预卜。选择(处所):卜宅。卜邻。卜(蔔)bo〔萝卜〕见“(蔔)萝”。笔画数:2;部首:卜;笔顺编号:24

详解:卜蔔bo——见“萝卜”另见bǔ卜bǔ【动】(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龟甲烧过后出现的裂纹形。汉字部首之一,从“卜”的字多与占卜有关。本义:占卜)古人用火灼龟甲,根据裂纹来预测吉凶,叫卜〖divine〗问龟曰卜。——《周礼·大卜》注龟为卜,蓍为筮。——《礼记·曲礼》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初,晋献公欲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左传·僖公四年》卜者知其指意。——《史记·陈涉世......更多

拼音:pang含声调的拼音:páng笔画数:7部首: 厐的说文解字 厐的文言文解字

厐páng同“庞”。笔画数:7;部首:厂;笔顺编号:1313534

拼音:zhi含声调的拼音:zhì笔画数:8部首: 厔的说文解字 厔的文言文解字

厔zhì古同“庢”。厔shī室。笔画数:8;部首:厂;笔顺编号:13154121

详解:厔zhì——盩厔(Zhōuzhì),县名,在陕西。今已改作周至

拼音:jie含声调的拼音:jié笔画数:7部首: 刧的说文解字 刧的文言文解字

刧jié古同“劫”。笔画数:7;部首:刀;笔顺编号:1215453

拼音:xiao,xue含声调的拼音:xiāo,xuē笔画数:9五笔:iejh部首: 削的说文解字 削的文言文解字

削xiāo用刀切去或割去:削皮。削发(f?)。刮削。削足适履(把脚削去一块来适应小鞋,喻迁就或勉强凑合)。减少,删除:削剔。削职。削损。像刀削过似的,一般形容陡峭或消瘦:削壁。削立(陡峭壁立)。瘦削。古代用来书写的刀:削刀。削xuē义同(一),用于一些复合词:削除。削减。削弱。剥削。笔画数:9;部首:刂;笔顺编号:243251122

详解:削xiāo【名】(本义读qiào。装刀剑的套子)曲刀,书刀,削刀〖knife〗?削书刀也。——《曲礼·金工》注东周和秦汉时用来除去书写在木牍或竹简上的错字。又如:削刀(书刀)简札〖bamboo'sscript〗。如:削青(古人制简记事,先以火炙竹令其出汗变青,谓之“削青”。后泛指书籍)削xiāo【动】斜着刀略平地切去物体的表层〖parewithaknife;peelwithaknife〗削则削。—......更多

拼音:li含声调的拼音:笔画数:23部首: 劙的说文解字 劙的文言文解字

劙lí割:劙面(割破脸皮)。笔画数:23;部首:刂;笔顺编号:55135333425121425121422

详解:劙lí【动】割;劈〖cut〗〖莫邪〗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荀子》又如:劙枝(砍枝);劙刀(垦荒农具);劙囊(割囊窃取)

拼音:dou含声调的拼音:dōu笔画数:11五笔:qrnq部首: 兜的说文解字 兜的文言文解字

兜dōu古代作战时戴的盔:兜鍪。口袋:网兜。做成兜形把东西拢住:兜风。用手巾兜着。环绕,围绕:兜抄。兜剿。兜圈子。招揽:兜售。兜销。兜揽。承担,包下来:出事我兜着。笔画数:11;部首:儿;笔顺编号:32511355135

详解:兜兠dōu【名】兜鍪,即胄,古代头盔名〖helmet〗又如:兜鞬(头盔和皮革制的弓箭袋,也泛指武器装备);兜鍪铠(战士戴的头盔和铠甲);兜巾(有后兜的帽子)缝在衣服里面的或旁边开口的小袋〖pocket〗。如:裤兜装盛东西之物,通常除留一边作开口外,其余各边都是封闭的或网状的〖bag〗。如:网兜儿;兜络(网袋)兜dōu【动】迷惑;受蒙蔽〖confuse〗在列者献诗,使勿兜。——《国语·晋语》。注:“......更多
678910 共208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