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ō①播种,下种。

《汉书•艺文志》:“~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

”②分布。

《尚书•禹贡》:“又北,~为九河,同为逆河。

”③传播,传扬。

《后汉书•承宫传》:“朝臣惮其节,名~匈奴。

”④表现。

《国语•晋语三》:“夫人美于中,必~于外。

”⑤迁徙;

流亡。

《宦者传》:“一身既毙,而妻子远~。

”⑥背弃;

舍弃。

《楚辞•九叹•思古》:“~规榘以背度兮。

”⑦放纵;

放。

《国语•周语下》:“~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

”b......更多

yōu①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的词组,相当于“所”。

《周易•坤卦》:“君子有~往。

”成语有“性命攸关”。

②放在主语与动词或形容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

《诗经•小雅•斯干》:“风雨~除。

”③处所。

《诗经•大雅•韩奕》:“为韩姞相~。

wén①线条交错的图形;

花纹。

后写作“纹”。

《公输》:“荆有长松~梓楩楠豫章。

”②华美;

有文彩的。

《冯谖客孟尝君》:“黄金千斤,~车二驷,服剑一。

”③文章。

《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者,太守也。

”④文字。

《游褒禅山记》:“独其~犹可识。

”⑤非军事的,与“武”相对。

《谏太宗十思疏》:“~武并用,垂拱而治。

”⑥在身上刺花纹,叫“文身”。

《庄子•逍遥遊》:“越人断发~身。

”⑦文化;

文教。

《论......更多

zhāi①斋戒。

在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恭敬。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五日。

”②素食。

《西游记》第十九回:“我们是行脚僧,遇庄化饭,逢处求~。

”③房舍,多指书房、学舍。

《陶侃》:“(侃)辄朝运百甓于~外,暮运于~内。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

dǒu①量粮食的器具。

《庄子•胠箧》:“棓~折衡,而民不争。

”②容量单位。

十升等于一斗《陈州粜米》:“这米则有一石六~。

”③古代酒器。

《鸿门宴》:“项王曰:‘壮士!

赐之卮酒’则与~卮酒。

”④斗形的器物。

《孔雀东南飞》:“红罗复~帐,四角垂香囊。

”⑤星宿名。

斗宿。

南斗六星,总称斗宿。

《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牛之间。

”⑥北斗星。

《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折蛇行,明灭可见。

”《诗经•大......更多

chì①排斥,斥退。

《汉书•武帝纪》:“与闻国政而益于民者~。

”《盐铁论•利议》:“是孔丘~逐于鲁君,曾不用于世也”②责备,斥责(后起意义)。

王夫之《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③指。

柳宗元《六逆论》:“盖~言择嗣之道。

”(大概指的是选择继承人的道理。

)④开拓。

《盐铁论•非鞅》:“~地千里。

”⑤侦察,探测。

《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使司马~山泽之险......更多

fǔ①砍物用的工具。

《寡人之于国也》:“~斤以时入山林。

”《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又】专指兵器或刑具。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质以请罪。

”②用斧砍。

曹操《苦寒行》:“担囊行取薪,~冰持作糜。

”③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

《礼记•檀弓》:“加~于椁上。

”查询

zhuó①吹;

削。

《荀子•王制》:“农夫不~削、不陶冶而足械用。

”【辨】斲,斫。

“斲”通常指把木头砍削成器物。

“斫”除了这个意义外,通常还表示吹击,砍断,可以用于“斫人”、“斫地”等。

qí①上画交龙图案、竿头系铃的旗。

《周礼•春官•司常》:“日月为常,交龙为~。

”②泛指旗帜。

韩愈《谴疟鬼》:“呼吸明月光,手掉芙蓉~。

gàn①晚。

《左传•襄公十四年》:“日~不召。

”hàn用于“旰旰”,指盛大的样子。

《史记•河渠书》:“皓皓~兮,闾殚为河。

”查询

4142434445 共38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