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
hòu①五天为一候。
《素问•藏象论》:“五日谓之~,三~谓之气,六气谓之时。
”②征候;征兆。
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洛阳盛衰,天下治乱之~也。
”③守望。
《赤壁之战》:“日遣逻吏于水次~望权军。
”【又】哨所。
《史记•律书》:“愿且坚边设~。
”【又】窥伺;侦察。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亦已使人~伺。
”④观测;测验。
《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风地动仪。
”⑤拜访;问候。
《左忠毅公逸事》:“......更多
偻
lǚ①屈。
《晏子春秋•谏上》:“~身而下声。
”②驼背。
《谷梁传•成公元年》:“曹公子手~。
”③很快。
《荀子•儒效》:“卖之不可~售也。
”
傧
bīn①接引宾客。
《周礼•春宫•大宗伯》:“王命诸侯,则~。
”【又】接引宾客的人。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公下舆将答拜,~者请曰:‘仪不拜。
’。
”②陈设;
陈列。
《诗经•小雅•常棣》:“~尔笾豆,饮酒之饫。
”③遗弃;
排斥。
《战国策•齐策》:“倍约~秦,勿使争重。
”④通“宾“,敬奉。
《礼记•礼运》:“山川,所以~鬼神也。
”pín通“颦”,皱眉。
枚乘《莬园赋》:“~笑连便。
”【傧从】侍从。
左思《吴......更多
僚
liáo①官。
《尚书•皋陶谟》:“百~师师。
”【又】特指一起做官的人。
《汉书•郑玄传》:“显誉成于~友,德行立于己志。
”【又】属官。
《新唐书•崔咸传》:“日与宾客~属痛饮。
”②奴隶的一个等级。
《左传•昭公七年》:“隶臣~,~臣仆。
”liǎo美好的样子。
《诗经•陈风•月出》:“佼人~兮。
”
儆
jǐng①警备;
戒备。
《左传•襄公九年》:“令司宫、巷伯~宫。
”②告诫;
警告。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戒未然也。
”③紧急情况或消息。
《后汉书•郭伋传》:“并部尚有卢芳之~。
”
兀
wù①高而上平的样子。
《复庵记》:“雷首之山苍然突~。
”②山无草木,光秃秃的样子。
《阿房宫赋》:“蜀山~,阿房出。
”③不安的样子。
皮日休《孤园寺》:“艇子小且~,缘湖荡白芷。
”【兀底】也作“兀的”。
这;
这个;
这样。
同“不”连用时表示反诘,相当于“这岂不”、“怎么不”。
【兀那】指示代词。
那;
那个。
【兀然】⒈仍然;
还是。
⒉昏沉的样子。
【兀自】⒈径自;
公然。
⒉还;
仍然。
兆
zhào①古代占卜时,占卜者观看龟甲烧灼形成的裂纹,用来判断吉凶,这种裂纹就叫兆。
《史记•文帝本纪》:“卜之龟,卦~得大横。
”【引】预兆;
征兆。
事情发生前的迹象。
《商君书•算地》:“此亡国之~也。
”②开始。
《左传•哀公元年》:“能布其德,而~其谋。
”③祭坛或墓地的界域。
《左传•哀公二年》:“素车朴马,无入于~。
”④古代以百万或万亿为兆,常用来表示多。
《尚书•吕刑》:“~民赖之。
”《九章•惜诵》:“......更多
册
cè①古代文字书于简,编连诸简称之“册”。
泛指文献、典籍。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有典。
”【引】书一本称一册。
②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的诏书。
【又】册立,册封。
《新唐书•百官志二》:“~太子则授玺绶。
”③通“策”。
策问。
《汉书•董仲舒传》:“天子览其对而异焉,乃复~之。
”【又】计策;
计谋。
④竖立。
【册府】1.古代帝王藏书之所。
《晋书•葛洪传》:“奇~,总百代之遗编;
纪化仙都,穷九丹之秘术。
军
jūn①军队;
部队。
《鸿门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
”②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谋攻》:“心用兵之法,……全~为上。
”③驻军;
驻扎。
《鸿门宴》:“沛公~霸上。
”④驻地;
军营。
《鸿门宴》:“项伯乃夜马之沛公~。
”⑤军士;
士兵。
《孙膑减灶》:“乃弃其步~,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⑥宋代行政区划的一级,隶属于“路”,下辖“县”。
《文献通考•舆地》:“州、府、~、监三百二十二。
”
冠
guān①帽子。
《屈原列传》:“新沐者必弹~。
”②鸟类头顶上突出的肉或翎毛。
《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上,力叮不释。
”【辨】冠,冕,巾,弁,帽。
“冠”是帽子总称。
“冕”是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巾”是扎在头上的织物。
“弁”是用皮革做成的帽子。
“帽”是后起字。
guàn①戴帽子。
《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切云之崔嵬。
”②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表示已成人。
《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