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乐九章·歌明堂第二

作者: 卢照邻 朝代: 唐代

穆穆圣皇,雍雍明堂。

左平右墄,上圆下方。

调均风雨,制度阴阳。

四窗八达,五室九房。

南通夏火,西瞰秋霜。

天子临御,万玉锵锵。

中和乐九章·歌登封第一

作者: 卢照邻 朝代: 唐代

炎图丧宝,黄历开璿。

祖武类帝,宗文配天。

玉銮垂日,翠华陵烟。

东云干吕,南风入弦。

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金绳永结,璧丽长悬。

中和乐九章·歌中宫第五

作者: 卢照邻 朝代: 唐代

祥游沙麓,庆洽瑶衣。

黄云昼聚,白气宵飞。

居中履正,禀和体微。

仪刑赤县,演教椒闱。

陶钧万国,丹青四妃。

河洲在咏,风化攸归。

杂曲歌辞·行路难

作者: 卢照邻 朝代: 唐代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一向花娇春,两两三三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狂风吹。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更多

中和乐九章·歌东军第三

作者: 卢照邻 朝代: 唐代

遐哉庙略,赫矣台臣。

横戈碣石,倚剑浮津。

风丘佛箨,日域清尘。

岛夷复祀,龙伯来宾。

休兵宇县,献馘天闉。

旆海凯入,耀辉震震。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作者: 卢照邻 朝代: 唐代

明明天子兮圣德扬,穆穆皇后兮阴化康。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濛汜兮家扶桑。

武化偃兮文化昌,礼乐昭兮股肱良。

君臣已定兮君永无疆,颜子更生兮徒皇皇。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餐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

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

作者: 卢照邻 朝代: 唐代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

群龙在职,振鹭盈朝。

丰金辉首,珮玉鸣腰。

青蒲翼翼,丹地翘翘。

歌云佐汉,捧日匡尧。

天工人代,邈邈昭昭。

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作者: 卢照邻 朝代: 唐代

波澄少海,景丽前星。

高谋诞圣,甲观升灵。

承规翠所,问寝瑶庭。

宗儒侧席,问道横经。

山宾皎皎,国胄青青。

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

作者: 卢照邻 朝代: 唐代

星陈帝子,岳列天孙。

义光带砺,象著乾坤。

我有明德,利建攸存。

苴以茅社,锡以牺尊。

藩屏王室,翼亮尧门。

八才两献,夫何足论。

曲池荷

作者: 卢照邻 朝代: 唐代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轻幽的芳香朗绕在弯曲的池岸,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使你来不及饱赏荷花就调落了。

参考资料: 1、 韩盼山.品花诗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156-157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浮香:荷花的香气。

曲岸:曲折的堤岸。

圆影:指圆圆的荷叶。

华池:美丽的池子。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飘零:坠落,飘落。

参考资料: 1、 韩盼山.品花诗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156-157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轻幽的芳香朗绕在弯曲的池岸,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

浮香:荷花的香气。

曲岸:曲折的堤岸。

圆影:指圆圆的荷叶。

华池:美丽的池子。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使你来不及饱赏荷花就调落了。

飘零:坠落,飘落。

参考资料: 1、 韩盼山.品花诗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156-157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浮香绕曲岸”,未见其形,先闻其香。

曲折的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

“圆影覆华池”,写月光笼罩着荷池。

月影是圆的,花与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解。

写荷的诗作不在少数。

而这首诗采取侧面写法,以香夺人,不着意描绘其优美的形态和动人的纯洁,却传出了夜荷的神韵。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但又有所变化,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

  卢照邻在去世前不久写的《释疾文》中说道:“春秋冬夏兮四序,寒暑荣悴兮万端。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解欢。

圣人知性情之纷纠。

”这不免也有诗人自己的性格原因。

由于他被病痛所折磨,对事物变化的反映特别敏感。

如《释疾文》中所说:“神翳翳兮似灰,命绵绵兮若缕。

一伸一屈兮,比艰难若尺蠼,九生九死兮。

同变化乎盘古。

万物繁茂兮此时,余独何为兮肠邅回而屡腐?

”“草木扶疏兮如此,余独兰騨兮不自胜。

”万物越是繁茂越是生机勃勃,他就越发感觉到自己的形象枯槁。

同时他对繁荣的万物是“感其生而悼死”,“见其盛而知其阑”也有对自己和他人盛时的回忆与感慨。

他的这种思想突出表现在他晚期的诗歌里。

  《曲池荷》的前两句写的是花好月圆,而后两句突然转写花之自悼。

这花之自悼实为人之自悼。

咏物诗,“因物以见我”,乃见其佳处。

除余山《竹林问答》中说:“咏物诗寓兴为上,传神次之。

寓兴者,取照在流连感慨之中,《三百篇》之比兴也。

传神者,相赏在牝牡骊黄之外,《三百篇》之赋也。

若模形范质,藻绘丹青,直死物耳,斯为下矣。

”如此看来,可见卢照邻咏物诗之造诣。

  这首诗托物言志 ,为中国咏物诗之正宗手法,自不待言。

其略可称道者大致有两点:一是咏花诗最易落入精雕细刻、镂金错彩的细微描写套路,这首诗写曲池荷,虽略带六朝余韵,然能于大处落墨,气象较为阔大。

二是切物抒情,较为真切自然,婉转写来,并无造作,笔未离题而深沉之意尽蕴其中。

参考资料: 1、 陈新璋.唐宋咏物诗赏鉴: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79-81 2、 韩盼山.品花诗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156-157

1112131415 共16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