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杂感 文
悲歌赠吴季子 文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
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绝塞千里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更多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 文
中秋看月有感 文
出塞·玉关秋尽雁 文
遇旧友 文翻注译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已经错过才想起追问,仔细看才发现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战乱随处可见,消息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擦一擦眼睛稳定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举杯与朋友笑谈。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请你搬到我家附近来住,两个白了头发的(明朝的)遗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遗民:改朝换代后的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已经错过才想起追问,仔细看才发现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战乱随处可见,消息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擦一擦眼睛稳定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举杯与朋友笑谈。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请你搬到我家附近来住,两个白了头发的(明朝的)遗民。
遗民:改朝换代后的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沁园春·观潮 文赏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
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
冯夷击鼓,白马来迎。
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
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
叹鲸鲵未剪,戈船满岸;
蟾蜍正吐,歌管倾城。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
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
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
冯夷击鼓,白马来迎。
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
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
叹鲸鲵未剪,戈船满岸;
蟾蜍正吐,歌管倾城。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
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这是一首描写钱塘江大潮之词。
上片写景。
起首三句排空而来,落笔心惊。
钱塘江之潮,以农历八月十五最为汹涌,浪高千尺,如高山峻岭,巨声砉然。
下面连用四个传说,写潮水的起伏变化:当其舒缓时,如江中女神秋波蜿转,神鱼挥练,翩翩起舞;
当其急骤时,巨响如鼓,潮头白浪如万马奔腾,怒潮那排山倒海之势胜于千军万马呐喊冲锋。
“峥嵘甚”二句,又以雪山崩裂、银河倾泻夸张地描写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上片写潮有缓有急,纵横跌宕,使人得窥潮之全貌。
写大潮之来动人心魄,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惊魂不定。
有色有声、生动传神。
下片抒情。
“孤舟”二句,笔势骤缓,转而写情:潮落之后,只身一人乘舟按笛于月明风清之夜,优游于江海之上,也许还能乘槎而去,遥至天河,问津仙境。
词人正驰骋想象,遨游太空,思绪又跌落于现实之中,眼前如鲸鲵般的恶人还未剪除,战船满岸,尚有狼烟,可叹人们已忘记了切肤之痛,开始歌舞升平、寻欢作乐。
一方面讽刺南明小朝廷的荒淫误国,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故国之思,表现了他对时局的忧患意识和兴亡之感。
最后以观潮之枚乘和论水之庄子自喻,剖露心迹。
钱塘之潮正如他胸中之潮,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徐迂,正如他内心出世与入世这不可调和的矛盾,此起彼伏。
在新朝与故国交替之时,像他这样的有识之士内心都充满痛苦与焦虑。
本词作于他仕清之前,其情可知。
结语沉郁婉致,发人深思。
全词描景状物、雄浑壮伟,抒怀感事苍凉沉郁,用典自然贴切,全无斧斫痕迹,纵横捭阖,洒脱不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阻雪 文
鸳湖曲 文赏
一舸 文注
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
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
倾城:始见于《诗经·大雅·瞻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言女色之害足以倾城覆邦国。
后多用“倾城”二字称誉美人。
此称西施。
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弓藏:比喻功臣受害。
《史记·勾践世家》载越王胜利后,诸侯毕贺,号称大王。
范蠡遂去(离开),自齐遗大夫(文)种书曰:“ 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 ,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子何不去?
”文种不听劝,终为越王害死。
鸱(chi)夷:原意为皮制的袋。
此处指范蠡的别号。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