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孙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1、出自姬姓。

春秋时鲁桓公姬允次子名叫庆父,因排行老二,故世称共仲。

他的子孙遂以仲孙为姓,称仲孙氏。

庆父乱鲁之后,弑父君主,畏罪出逃,改姓为孟孙氏,但留居于鲁国的他的支庶子孙仍为仲孙氏,世代沿袭为仲孙姓。

2、出自姜姓,春秋时期,齐国有仲孙氏。

家族名人仲孙湫:春秋时齐国人,事桓公为大夫。

当时鲁国发生灾荒,齐桓公派仲孙湫以“慰问”的名义去侦察情况,回来之后,齐桓公问他:“现在是否可以攻打鲁国?

”仲孙湫说:“不可以,因为鲁国有难,不可攻打他,只可更加爱护和帮助他1齐桓公听后很佩服仲孙湫的远见。

仲孙蔑:即孟献子。

春秋时鲁国人。

他为人勤俭,体察民情。

尝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

”主张俭用和发展生产。

时称贤大夫。

迁徙分布(缺)仲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仲是“老二”的意思,古人兄弟中老儿的姓名中常用“仲”字(老大多用“伯”,老三、老四多用“叔”,“季”。

)相传奚仲的后代名仲,他的后代就有以仲孙氏为姓的。

春秋时,鲁桓公的儿子庆父,字共仲,人称孟孙氏,又号仲孙氏(他的后代因此也有了两种分支,各为孟孙氏及仲孙氏)。

如此称呼是为了表示对鲁桓公是皇族之后的尊重。

又有宋庄公,其子字仲,后世也有因他而姓仲孙的。

还有少部分仲孙的姓,是来自孔子的学生仲由的后代。

仲孙复姓望族居高阳郡(今山东临省淄县西北一带)。

版权声明:他人将便捷数据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bian-jie.cn/search/SC_guji/1/46660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