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中庸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yōnɡ①原为儒家的伦理思想。中,有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有平常、常道等含义。儒家以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作为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后来则泛指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②指才能中等、平庸之人:中庸读我诗,思量云甚要。③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作。提出“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
丰硕
丰硕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g shuò/shí(果实)又多又大(多用于抽象事物):~的成果。
丹头
丹头的同义词反义词
dān tóu/tou1.道教指精炼而成的丹药。 2.比喻促成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 guān/guàn wéi xīn zhǔ yì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之一。认为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都是我的感觉或感觉的复合或观念的集合,感觉、自我意识是真实的存在。完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主音
主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 yīn1.音乐名词。音阶的第一音。因为它是音阶的基础,故称。常以喻不可缺少的事物。
习焉弗察
习焉弗察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 yān fú chá习:习惯;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于是”的意思。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了如指掌
了如指掌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o rú zhǐ zhǎng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yǒu bì zhì,lǐ yǒu gù rán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二端
二端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duān1.两种主意。 2.气与魄。 3.事物的两个方面。 4.两个或两种人物。
二视
二视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ì1.同时看两样事物。 2.两样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