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桥

旅人桥的同义词反义词
lǚ rén qiáo1. 据记载,这座桥在洛阳附近,约建成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后来塌毁了。

晋元帝(276-322)

晋元帝(276-322)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yuán dì (276-322)即“司马睿”。东晋王朝的建立者。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公元307年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出镇建康(今江苏南京),统治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西晋灭亡后,于317年即帝位,都建康,史称东晋。

晋武帝(236-290)

晋武帝(236-290)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wǔ dì (236-290)即“司马炎”。西晋王朝的建立者。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司马昭长子。公元265年继为相国、晋王,后代魏称帝。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晚年民族矛盾尖锐,死后不久,全国即陷入分裂混战状态。

武侯祠

武侯祠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hóu/hòu cí在四川省成都市区西南。西晋末成汉李雄为纪念三国蜀相武乡侯诸葛亮而建。明初并入刘备的昭烈庙。今祠为1672年重建。前进为刘备殿,供刘备塑像;后进为诸葛亮殿,供诸葛亮贴金像,西侧为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塑像。两厢为文武大臣塑像。后夹道侧有刘备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右

江右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g yòu1.江西。指长江下游以西的地区。 2.东晋以后,称西晋和北朝魏﹑齐﹑周统治下的地区为江右。与"江左"相对而言。

泰始历

泰始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shǐ lì1.西晋历法名。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改元泰始,并改三国魏《景初历》为《泰始历》。

潘岳(247-300)

潘岳(247-300)的同义词反义词
pān yuè (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与侄潘尼并称“两潘”。曾任河阳令、怀县令,后入京任给事黄门侍郎。依附外戚贾谧,赵王司马伦专权时被杀。与陆机齐名。有《悼亡诗》、《秋兴赋》、《闲居赋》等名篇。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琅邪

琅邪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g xié/yá/yé/yú/xú1.亦作"琅琊"。亦作"琅琊"。 2.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海滨。 3.山名。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西晋伐吴,琅邪王司马伷曾率兵驻此,因名。 4.指秦始皇时于琅玡山上所建之琅邪台。 5.指秦琅琊刻石。

相对新亭

相对新亭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g/xiàng duì xīn tíng1.西晋末,中原战乱,王室渡江流亡东南。过江人士,每暇日常至新亭饮宴。元帝时,丞相王导与客宴新亭,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对流涕。惟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晋书.王导传》。后因以"相对新亭"为忧国忧时之典。

祖逖北伐

祖逖北伐的同义词反义词
zǔ tì běi/bèi fá西晋亡于匈奴族建立的汉国后,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祖逖(266-321)率领亲族和同乡逃到江南。公元313年祖逖要求北伐,被司马睿(晋元帝)任为豫州刺史。他率部渡江,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后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东晋政府阻挠祖逖继续北伐,祖逖忧愤而死,其收复的地区也得而复失。
678 共7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