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

民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bīng①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通常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常备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兵,是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在各个历史时期为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制度,一面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维护社会治安,一面接受军事训练,完成战备勤务,并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抵御侵略。②民兵组织中的成员。

燕喜亭

燕喜亭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n/yān xǐ tíng1.亭名。在广东省连县城内北山下。唐王弘中为连州司户参军时建。为闲居游乐之所。唐韩愈取《诗.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之义,题名为"燕喜之亭",并作《燕喜亭记》。

知録

知録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zhì lù1.官名。"知録事参军"的省称。为一种属官,掌管文书,纠查府事等。至元代不设。

纪纲掾

纪纲掾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jǐ gāng yuàn1.指录事参军。

裹粮策马

裹粮策马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ǒ liáng cè mǎ携带粮食,鞭赶马匹。形容忠义之士踊跃参军的情景。

都护

都护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dōu hù1.官名。汉宣帝置西域都护,总监西域诸国,并护南北道,为西域地区最高长官。其后废置不常。晋宋以后,公府则有参军都护﹑东曹都护,职权较卑,与汉制异。唐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权任与汉同,且为实职。元代有北庭都护。明清废。 2.传说中的一种鸟名。

青年救国会

青年救国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nián jiù guó huì抗日战争期间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团结青年抗日救国的群众组织。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宣传抗日救国,动员青年参军参战,进行生产运动等。

非烟

非烟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i yān亦作“非煙”。《史记·天官书》:“若煙非煙,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后因以“非煙”指庆云,五色祥云。2.喻藻绘绚烂。3. 唐 人小说中的人名。 唐 河南府 功曹参军 武公业 之妾 步非烟 ,貌纤丽,善文墨。邻居 赵象 见而悦之。题诗唱和,互相爱慕。后为 公业 所知。鞭挞 非烟 致死。事见 唐 皇甫枚 《非烟传》。

骑曹

骑曹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cáo1.指骑曹参军一类的小官。

兵曹

兵曹的同义词反义词
bīng cáo1.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汉代为公府﹑司隶的属官。唐代为府﹑州设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称"兵曹参军"﹐在州称"司兵参军"。后世或沿用此称。 2.古代军中掌管作战部署的机构。 3.指兵部。
67 共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