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兵
装甲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āng jiǎ bīng也称“坦克兵”。以坦克和其他装甲战斗车辆为基本装备的陆军兵种。一般包括坦克部队和装甲步兵等。具有快速的机动力和较强的突击力,是陆军的重要突击力量。既可配属步兵作战,也可在其他军兵种协同下独立作战。
董存瑞(1929-1948)
董存瑞(1929-1948)的同义词反义词
dǒng cún ruì (1929-1948)革命烈士。河北怀来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担任爆破敌桥头堡的任务。因桥下无处可放炸药包,便毅然手托炸药包,顶着桥身,猛拉雷管,炸毁敌堡,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部队追认他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轻师
轻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shī1.轻装的部队。
避强击惰
避强击惰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 qiáng jī duò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避强打弱
避强打弱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 qiáng dǎ ruò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七萃
七萃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cuì1.周天子的禁卫军。 2.泛指天子的禁卫军或精锐的部队。
三光政策
三光政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guāng zhèng c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事机关曾命令其部队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时,“不问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秣,其不能运输的,亦一律烧毁”。这种杀光、烧光、抢光的行为,被称为“三光政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地军民实行坚壁清野,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三光政策。
东北抗日义勇军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běi kàng rì yì yǒng jūn“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的统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和国民党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组成了名为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数百支抗日武装,在东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因缺乏统一领导和各部队间缺乏相互支援,至1933年春大部溃散。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两翼
两翼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yì①两个翅膀:鸟的~ㄧ飞机的~。②军队作战时,在正面部队两侧的部队:敌人的正面和~都遭到了猛烈的攻击。
主兵
主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 bīng1.掌握兵权;统率部队。 2.当地筹建的兵力。与"客兵"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