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dòu-)

斗鸡(dòu-)的同义词反义词
dòu jī1.使公鸡相斗的一种传统游戏。起源甚早。战国时《庄子·达生篇》中即有记载。后世渐盛,唐宋时代达到高潮。斗鸡者多养鸡爪坚硬、鸡冠高耸、尾巴上扬、勇猛好斗的雄鸡。民间每至节日,都有斗鸡比赛。 2.一种游戏,一只脚站立,另一条腿弯曲着,两手捧住脚,彼此用弯着的腿的膝盖互相冲撞。

族年

族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zú nián也称“赶年”。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七月初一。除夕夜,有的地区有“守田埂”的习俗。次日要放爆竹“接年”,再敬奉祖先,吃蒸坨子肉和合菜。节日期间,人们跳摆手舞、演出小戏《毛谷斯》等。

旬节

旬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n jié1.指旬假与节日。

时节

时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jié1.四时的节日。 2.节令;季节。 3.合时而有节律。 4.时光;时候。

旺市

旺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ng shì1、交易旺盛的市场形势(跟‘淡市’相对):营造节日~。2、市场交易兴旺:春节期间几家商场都是~一时。

春节

春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n jié即夏历正月初一。中国汉族及有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打扫房屋,置办年货,贴春联,挂年画等。除夕夜,要守岁。节日期间,人们穿新衣,外出拜年。此外,还开展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逛花市、赏冰灯等活动。

晦节

晦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ì jié1.唐代节日名。在正月晦日。

普米族

普米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pǔ mǐ zú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3万人(1990年)。用普米语。曾用丁巴文,现通用汉文、藏文。信仰原始宗教。传统节日有火把节、大年节、转山节等。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望果节

望果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ng guǒ jié一作“旺果节”。藏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藏历7-8月。节期3-5天。节日期间,以村落为单位,全体乡民绕本村土地环圈游行。然后将谷穗供在神龛上,祈求丰收。还举行赛马、射箭、唱戏、歌舞等活动。

朝鲜族

朝鲜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o xiān zú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92.3万人(1990年)。用朝鲜语、朝鲜文。杂居区使用汉语文。部分人信仰萨满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多用伽椰琴弹唱,喜跳长鼓舞、顶水舞。传统节日有老人节等。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
12345 共20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