儛书

儛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shū1.焚书而舞。语出《韩非子.喻老》:"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固涂,冯曰:'……书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书。今子何独负之而行?'于是王寿因焚其书而儛之。"

删诗

删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shī1.指孔子删《诗》之说。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后世以司马迁去古较近,所言必有因而然,多信之。然亦有疑者。如唐孔颖达于《诗谱序疏》中称:"如《史记》之言,则孔子之前,诗篇多矣,案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録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更有甚者,如清崔述则以......更多

号军

号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o/háo jūn1.明代试士时﹐于考场中设置的监视人员。清仍之而失其实﹐但供役使而已。 2.即教军。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在贵州﹐由白莲教组织和领导的苗汉两族农民起义军﹐以旗帜﹑服装的色别﹐分为红号﹑黄号﹑白号三支。1855年(咸丰五年)至1868年(同治七年)间﹐曾先后在平越﹑遵义﹑铜仁﹑思南等处﹐略地占城﹐声势浩大。清政府调席宝田﹑唐炯率湘川军入黔﹐疯狂屠杀﹐号军首领刘义顺被俘﹐牺牲于成都﹐起义失败。

吠雪

吠雪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i xuě1.岭南少雪,狗见之而吠。喻少见多怪。

婕妤怨

婕妤怨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é yú yuàn1.乐府楚调曲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八.班婕妤》宋郭茂倩题解:"一曰《婕妤怨》……《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汉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妤,徐令彪之姑,况之女。美而能文,初为帝(成帝)所宠爱。后幸赵飞燕姊弟,冠于后宫;婕妤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又因班婕妤失宠后,奉养太后于长信宫,故唐人乐府又名《长信怨》。参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庄缶

庄缶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āng fǒu1.战国时庄周之妻死,惠子吊之,庄周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诘之。庄周以为人之生死,是自然之变化,明乎此,则无须为之而悲伤。见《庄子.至乐》。后用为典实。

徐甲

徐甲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 jiǎ1.传说有徐甲者,自幼为老子佣工,至老子出关时,计欠徐甲佣资七百二十万钱。甲乃诉之关令尹喜,喜大惊,以告老子。老子谓甲曰:汝久应死,是吾以《太玄清生符》与汝,始能至今日。原计至安息国以黄金还汝,何以不能忍?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符》立出于地,而甲亦死。喜知老子神人,乃为甲叩头请命,并乞为老子出钱还之。老子复以《太玄符》投之,甲立更生。喜即以钱二百万与甲,遗之而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一......更多

扬累

扬累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léi/lěi/lèi1.谓因称扬之而使之受牵累。

指动

指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ǐ dòng1.春秋时,郑国大臣子公逢食指动,即能尝到美味,一次,郑灵公赐食鼋肉,故意不分给子公,他一气之下,染指于鼎,尝之而出。见《左传.宣公四年》后因以"指动"表示将尝到美味。

效矉

效矉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o pín1.《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后以"效矉"为不善摹仿,弄巧成拙的典故。
12345 共9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