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
遣唐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qiǎn táng shǐ日本朝廷派到中国唐代的使节。公元7世纪初,日本就已派使节到中国隋代。唐代建立后,从630-894年间,日本先后派出了十八批遣唐使,有的未到中国,使团人员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学问僧等,最多时人数达五百余人。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和人民的友好往来。
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é/yá/yé/yú/xú mǎ tái/tāi guó1.日本古国名。约公元一世纪末二世纪初出现在九州北部,公元四世纪末亡于古大和国。
邵力子(1882-1967)
邵力子(1882-1967)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o lì zǐ (1882-1967)政治活动家。浙江绍兴人。早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6年参与创办《民国日报》。1920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5年任黄埔军校秘书长。次年经陈独秀等同意脱离共产党。历任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中央宣传部部长、驻苏联大使。1949年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后脱离国民党政府。建国后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
邹容(1885-1905)
邹容(1885-1905)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u róng (1885-1905)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1902年留学日本,参加反清活动。次年回国,在上海写成《革命军》,宣传革命,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苏报案发生后,被判刑。后病死狱中,年仅二十岁。有《邹容文集》。
郁达夫(1896-1945)
郁达夫(1896-1945)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dá fū/fú (1896-1945)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在大学任教。抗战时期去香港、南洋一带宣传抗日,后流亡印尼苏门答腊,遭日本宪兵杀害。著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都踊
都踊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dōu yǒng1.旧时日本国西京民间的一种风俗。青年男女于七月十五至三十日,跳舞达旦,谓之都踊。
钱玄同(1887-1939)
钱玄同(1887-1939)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xuán tóng/tòng (1887-1939)语言文字学家。原名夏,后改名玄同,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早年留学日本,曾从章太炎学习文字学。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五四”时期参加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字改革,曾创议并参加拟制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著有《文字学音篇》等。
锁国政策
锁国政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suǒ guó zhèng cè日本江户幕府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1639年幕府颁布《锁国令》,规定严禁与外国(中国、荷兰两国除外)通商。直到19世纪中期,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时代”方告结束。
锄烧
锄烧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ú shāo1.即鸡素烧。日本的一种名吃。
镇神头
镇神头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 shén tóu/tou1.下围棋的一种战术。乙方投三六路攻四四路时﹐甲方用五六路抑制它﹐故名。为唐大中年间顾师言胜日本国王子神头王的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