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zàng zì zhì qū简称“藏”。在中国西南部。面积122.8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35万(1995年),是中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居民以藏族为主体。1965年建立自治区。首府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气候高寒。雅鲁藏布江横贯南部。河谷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水能、太阳能充沛,地热能居全国首位。中国主要牧区,盛产绵羊,牦牛为特有牲畜。藏东南是重要林区。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主要作物有青稞、小麦等。

金沙江

金沙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shā/shà jiāng长江上游自青海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市区东侧岷江口的河段。流经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长2308千米。绝大部分河段为峡谷,云南西北部的虎跳峡世界著名。落差大,水能充沛。

长江

长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jiāng中国和亚洲第一大河。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九省一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年入海水量约1万亿立方米,均居全国河流首位。其长度和水量在世界大河中名列第三。中国最重要的内河交通大动脉,和支流组成中国最大的水运网。流域内水能资源占全国40%,已建成葛洲坝水电站。江中有白鳍豚、中华鲟......更多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jiāng sān xiá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包括相间的宽谷段在内,长193千米,其中峡谷段约90千米。系古长江因地壳上升下切而成。水流湍急,航道艰险。为出入重庆、四川重要航道。水能丰富。东端正兴建三峡工程。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闽江

闽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mǐn jiāng福建省最大河流。由源于仙霞岭的建溪和源于武夷山的富屯溪、沙溪在南平附近汇合而成。流至福州以东注入东海。长577千米。流量充沛,含沙量较小。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干流上已建成水口水电站。为福建主要内河航道。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 lǔ zàng bù jiāng dà xiá gǔ又称“雅鲁藏布峡”。世界第一大峡谷。在中国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至国境段。长494千米,围绕南迦巴瓦峰的核心段长240余千米。平均深度5000米以上,最深处达5382米。谷底河床宽74~200米。峡谷长度和深度均为世界之最。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勒拿河

勒拿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lè/lēi ná hé俄罗斯大河。在亚洲北部。源于贝加尔山西坡,注入北冰洋拉普捷夫海。长4400千米。流域面积249万平方千米。富水能,建有水电站。乌斯季库特以下可通航。

水轮发电机

水轮发电机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ǐ lún fā/fà diàn jī用水轮机作为原动机的发电机。水流经过水轮机时,将水能转换成机械能,水轮机的转轴又带动发电机的转子,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而输出。是水电站生产电能的主要动力设备。

红水河

红水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hóng/gōng shuǐ hé西江上游南、北盘江汇合处至柳江注入处的河段别称。因两岸多红色土壤,水呈红褐色而得名。长659千米。滩多水急,不利航行。水能资源丰富,与黄河上游、长江上中游并列为全国水电开发重点河流。

青海省

青海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hǎi shěng简称“青”。在中国西北部。面积72.1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56.2万(1995年)。少数民族占总人数40%,以藏族居多,次为回、土、撒拉、蒙古等族。1928年置省。省会西宁。大部分属青藏高原,西北为柴达木盆地。气候高寒干燥。境内有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长江和黄河源地。中国重要牧区,盛产羊毛。盐类、铅锌和水能资源丰富。
12345 共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