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

大宛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yuān1.古国名。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北通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大月氏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见《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因其地产名马﹐后亦称骏马为"大宛"。

巴氐

巴氐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dī1.氐人的一支。东汉末,自巴西(治今四川阆中县)﹑宕渠(治今四川渠县东北)郡北徙于汉中杨车板,号为杨车巴。魏武帝时,首领李虎率族众500余户附魏,受封将军,并将族众尽迁略阳北(今甘肃秦安县东南),遂号为巴氐。西晋元康(公元291-299年)年间,关西连年饥馑,族人又大量流入四川。首领李特乘机拥兵割据,于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建立成汉政权,为十六国之一。后渐与当地汉族融合。

白地明光锦

白地明光锦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dì míng guāng jǐn1.十六国时后赵织锦署所织的一种白底有文彩的丝织品。多比喻文质兼美的词章。

苻雄

苻雄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xióng1. (?—354)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统军将领。略阳监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氐族。前秦开国主苻健弟,苻洪之子。史称其少善兵书,多谋略,便弓马,有政术。初领兵破败杜洪,立足关中,功劳殊优。东晋永和七年(351),苻健即皇帝位,受拜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领雍州刺史,封东海王。

营户

营户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g hù1.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各族统治者将所虏之民户配置各地,归军队管辖,称营户。

西秦

西秦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qín1.指秦国。以其地处西方﹐故称。 2.指关中陕西一带秦之旧地。 3.晋时十六国之一。淝水之战后﹐陕西鲜卑族乞伏国仁据枹罕称大单于;弟干归据金城﹐称秦王﹐史称"西秦"。在今甘肃西南部。431年为夏所灭。 4.琴曲名。

豕喙

豕喙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ǐ huì1.猪嘴长而突。相术认为人的口形像猪嘴是贪欲之相。 2.古代传说中海外三十六国之一。

钵龙

钵龙的同义词反义词
bō lóng1.钵中之龙。事本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僧涉》﹕"僧涉(一作沙公)者﹐西域人也……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俄而龙便下钵中﹐天辄大雨"。

苻坚(338-385)

苻坚(338-385)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jiān (338-385)十六国时前秦皇帝。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氐族。初为东海王,后在宫廷斗争中获胜。公元357年自立为大秦天王。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抑制豪强,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励精图治,统一黄河流域。383年,不听劝告,亲率大军进攻东晋,在淝水大败。各族首领乘机反秦自立。后被羌族首领姚苌擒杀。

苻秦

苻秦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qín1.(今读fú)晋时五胡十六国中之前秦。为苻氏所建,故称苻秦。
12345 共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