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声(shǎng-)
上声(shǎng-)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ǎng shēng1.古汉语四声的第二声。 2.普通话声调的第三声。念降升调。
列宁选集
列宁选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è níng xuǎn jí列宁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辑。中文第一版共四卷。1960年出版。收入1894-1923年的著作二百零五篇。中文第二版于1972年出版,共四卷。中文第三版于1995年出版。共四卷。对文献的收载作了较大调整。采用《列宁全集》的新译文。有主题索引。
初伏
初伏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 fú1.即头伏。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或指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之间的十天时间。
删去
删去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qù1.删掉;除去。如:删去第三段。
动眼神经
动眼神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dòng yǎn shén jīng第三对脑神经,从大脑脚发出,分布在眼球的肌肉上,主管眼球的运动。
华东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huà/huā dōng yě zhàn jūn见“第三野战军”。
博望烧屯
博望烧屯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wàng shāo tún1.三国时,刘备依于刘表,在博望坡与夏侯惇对敌,暗设伏兵,自烧屯伪遁,夏侯惇追来中计,损兵十万,被称为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事见《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纪》。后演为诸葛亮火攻夏侯惇,如元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所写。
同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tòng jìn shì chū shēn1.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宋代进士分五甲,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明清分三甲,第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
吠舍
吠舍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i shè/shě印度种姓制度四大种姓中的第三等级。是从事社会生产的农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阶层,他们承担税负以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受压迫、被统治的阶级。
多国公司
多国公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duō guó gōng sī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资本联合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其活动范围和经营特点类似跨国公司,不同的是它不属于一国垄断资本所有。第三世界国家与外资的联合,一般属于联合企业组织,如中外合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