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344-386)

王献之(344-386)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xiàn zhī (344-386)东晋书法家。字子敬,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羲之子。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与父齐名,有“二王”之称。各体皆精,行草尤佳,号“破体”,富豪迈之气,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墨迹《鸭头丸帖》等存世。

王铎(1592-1652)

王铎(1592-1652)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duó (1592-1652)明末清初书法家。字觉斯,号嵩樵,孟津(今属河南)人。明天启进士。弘光朝任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礼部尚书。擅行、草书,得力于颜真卿、米芾,用笔豪健而不失法度。亦能画山水、兰竹。

画腹

画腹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à fù1.指在腹部作画。 2.谓用手指在腹部揣摹书法。

矫若游龙

矫若游龙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o ruò yóu lóng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同“矫若惊龙”。

石鼓文

石鼓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gǔ wén战国秦的刻石文字。因刻在鼓形的碣石上,故称。共十块石,每块刻四言诗一首,体制与《诗经》相近,咏秦国国君游猎情形,因也称“猎碣”。所刻字体为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即“籀文”)。结构严谨,历来受到书法评论家的高度评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碑学

碑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bēi xué①研究、考证碑刻的时代、体制、源流、文字和拓本真伪的学问。②崇尚碑刻的书法派别。与“帖学”相对。起源于清嘉庆、道光间,阮元倡南北书派论,包世臣继起誉扬北碑,崇碑之风遂盛,因此有人称碑学为北派,帖学为南派。

碑版

碑版的同义词反义词
bēi bǎn1.亦作"碑板"。 2.碑碣上所刻的志传文字。 3.泛指碑碣。 4.指拓印的碑帖。 5.书法中北碑一派。

祝允明(1460-1526)

祝允明(1460-1526)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ù yǔn míng (1460-1526)明代书法家、诗文家。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弘治举人。官至应天府通判。工诗文,与徐祯卿、文徵明、唐寅并称“吴中四才子”。擅书法,小楷近钟繇,尤以草书见长,气势奔放,出神入化。有《怀星堂集》。

稚笔

稚笔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bǐ1.文笔不老练流畅;书法笔力不够劲挺凝炼。

笔圣

笔圣的同义词反义词
bǐ shèng1.对善书法者的美称。
3132333435 共49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