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衡恪(1876-1923)

陈衡恪(1876-1923)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héng kè (1876-1923)画家。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与研究。其花鸟画浑厚绮丽,山水画钩多皴少,人物画带速写情趣。又工篆刻、书法,能诗。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

齐白石(1864-1957)

齐白石(1864-1957)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bái shí (1864-1957)画家,篆刻家。初名纯芝,字渭清,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又号寄萍老人等,湘潭(今属湖南)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刻印为生。建国后曾任中国美协主席。创作融合传统写意画与民间绘画表现技法,独创新格。擅画花鸟虫鱼,亦工山水、人物。篆刻朴茂劲辣。作品编为《齐白石全集》。

书法

书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fǎ传统艺术之一。指用毛笔书写篆、隶、正、行、草各体汉字的艺术。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章法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艺术关系密切。有三千多年历史,以商周的金文为萌芽;其后秦篆、汉隶、晋草、魏碑、唐楷、宋行,各擅其胜。

印人

印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rén1.篆刻家。清周亮工撰有《印人传》,清汪启淑撰有《续印人传》,近人叶为铭汇集二书,增补为《广印人传》。

吴昌硕(1844-1927)

吴昌硕(1844-1927)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chāng shuò/shí (1844-1927)书画家,篆刻家。初名俊,后改名俊卿,字昌硕、仓石,号缶庐,浙江安吉人。诸生。清末曾官安东知县。书擅石鼓文,凝练朴茂;画擅花卉,墨饱色酣,浑厚苍劲;篆刻上溯秦汉玺印,又吸取汉魏六朝甓瓦等之长,雄健古拙。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又被推为西泠印社社长。著有《缶庐诗》。

擘窠

擘窠的同义词反义词
bò kē1.写字﹑篆刻时﹐为求字体大小匀整﹐以横直界线分格﹐叫"擘窠"。擘﹐划分;窠﹐框格。 2.指大字。

李宝嘉(1867-1906)

李宝嘉(1867-1906)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bǎo jiā (1867-1906)清末文学家。字伯元,江苏武进人。擅诗词、书画、篆刻。曾在上海创办《指南报》、《世界繁华报》、《绣像小说》等报刊。政治上倾向于改良派。所作小说着重揭露清廷官吏昏庸腐败和贪污纳贿,是清末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著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等。

汉印

汉印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yìn指汉至魏晋时期流行的印章。多为铜制,印文系铸成或凿刻而成,字体用缪篆,大都方正平直,布局谨严,风格浑厚。为后世篆刻家所取法。

程邃(1605-1691)

程邃(1605-1691)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suì (1605-1691)明末清初篆刻家、画家。字穆倩,号垢区、青溪,歙县(今属安徽)人。明诸生。1679年被举博学鸿词,不就。篆刻善用冲刀,凝重淳厚,为“徽派”主要代表。作画喜用枯笔干皴。工诗。著有《会心吟》。

篆法

篆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àn fǎ1.写篆书和进行篆刻之法。
12345 共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