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体
六如居士
六如居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rú jú shì1.明唐寅别号。寅字伯虎﹐一字子畏。长于诗文﹐擅书画﹐与沈周﹑祝枝山﹑文征明号称"江南四才子"。晩年皈依佛教﹐号六如居士。着有《六如居士全集》。参阅《明史》本传。
六宗
六经皆史
六经皆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 jīng jiē shǐ1.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首倡于元郝经﹐清袁枚亦主此说﹐至章学诚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他认为六经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了"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命题﹐反对"离器言道"。龚自珍﹑章炳麟亦倡此说。参阅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易教》﹑《经解》﹐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章炳麟《国故论衡.原经》。
冀缺
冀缺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quē1.亦作"兾缺"。 2.郄缺的别名。春秋时晋人。因其父芮封冀﹐故又称冀缺。臼季见其耕于冀野﹐夫妻相敬如宾﹐荐之于晋文公。后代赵盾为政。谥成子。参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国语.晋语五》。
内八府宰相
内八府宰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bā fǔ zǎi xiāng/xiàng1.元代职官名。元置内八府宰相八员,例以勋贵国戚的子弟充任,掌诸王朝觐宾礼;遇有诏令,则与蒙古翰林院官共同译写润色。因其贵似侍中,其近似门下,故称,实非宰相之职。其秩视二品。参阅《元史.百官志三》﹑明陶宗仪《辍耕录.内八府宰相》。
凌波军
凌波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g bō jūn1.五代南唐中主李璟曾令各郡民众在端午节举行龙舟竞赛,得胜者赏给银碗,称为打标。后尽收编为水军,号称凌波军。又南宋建炎初,宰相李纲在长江﹑淮水﹑黄河设立水军,号凌波﹑楼船军。参阅宋龙衮《江南野录》﹑《宋史.兵志一》。
函谷关
函谷关的同义词反义词
hán gǔ/gǔ/yù guān1.关名。古关为战国秦置,在今河南灵宝县境。因其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汉元鼎三年移至今河南新安县境,去故关三百里。参阅《元和郡县志.陕州》。
分宜
分宜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fèn yí1.县名。属江西省。宋雍熙年,分宜春等十一乡置县,故名"分宜"。参阅《太平寰宇记.袁州》。 2.明奸相严嵩,江西分宜人。世多以"分宜"代称之。
分行
分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fèn xíng/háng1.分别巡行。 2.古时称中央政权机构分设吏﹑礼﹑户﹑兵﹑刑﹑工各部为"分行"。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五。 3.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