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税
夏税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shuì1.田赋名称。唐起,历代田赋都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 2.建中元年行两税法后,规定"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宋代夏税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纳毕;秋税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纳毕。元代在江南仿唐代两税法征税。明代规定夏税无过八月,以小麦为主,秋粮无过明年二月,以米为主。行"一条鞭法"后,夏税﹑秋粮大都征银。清代分上忙﹑下忙两期征收。
夔龙
夔龙的同义词反义词
kuí lóng1.相传舜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孔传:"夔龙,二臣名。"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多昬
多昬的同义词反义词
duō hūn1.亦作"多婚"。 2.指饥荒之年,简化婚礼,使民便于嫁娶,因而成婚者多。为周时十二荒政之一。
小年
小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nián①幼年: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②短促的寿命: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③民俗祭灶日,指夏历十二月廿四日:江乡正小年。④指水果等农产品因生长规律造成减产的年头:小年增加了农民的困难。
小红袍
小红袍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hóng/gōng páo全称《海公小红袍全传》。清代长篇小说。作者不详。四十二回。上承《海公大红袍全传》,叙述明代海瑞年迈还乡后复出,与权臣张居正作斗争,以及查访冤案、为民除害的故事。情节多为虚构,杂采民间故事入篇,与史实不合。
指占
指占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ǐ zhān/zhàn1.指为己有,占有。 2.以指排十二支占卜。
春秋
春秋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n qiū①年岁;光阴:苦度春秋|他在讲台上耕耘了四十个春秋。②泛指历史:甘洒热血写春秋。③时代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这个时期。④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载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⑤古代史书的通称。
月律
月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lǜ1.古乐分十二调﹐为六阳律﹐六阴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相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
月阴
月阴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yīn1.亦称"月雌"。农历以十二地支纪月的别名。地属阴﹐故名。 2.月影。借指月光﹑月亮。
沙画锥
沙画锥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shà huà zhuī1.谓笔触遒劲匀整,不露锋芒。语本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后闻于褚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泥画沙,思所以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地平净,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乃悟用笔而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