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

拼音:sī dà lín ɡé lè zhàn yì 首字母大写:SDLGLZY五笔:dwr dd ss stk afe hka twc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1942年7月,德军逼进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战役开始。德军在遭受重大损失后,于9月窜入市区。苏联军民浴血奋战,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城市争夺战。在消耗德军有生力量后,11月苏军转入反攻,并于次年2月全歼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德军共损失一百五十万人。此役是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绥靖政策

拼音:suí jìnɡ zhènɡ cè 首字母大写:SJZC五笔:xev uge ght tsm 绥靖政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安抚政策”。以牺牲别国领土、主权和本国人民利益为条件,用纵容或退让等方式来求得侵略者妥协的政策。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美等国就以“中立”为名,纵容德、意的侵略扩张。1938年英、法又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使德、意法西斯日益猖狂,从而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线无战事

拼音:xī xiàn wú zhàn shì 首字母大写:XXWZS五笔:sghg xg fq hka gk 西线无战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篇小说。德国雷马克作于1929年。十九岁的保罗和他的同学们被送往西线作战。他们经历了战争的野蛮和残酷,先后战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的1918年10月的某一天,保罗中弹丧命,而这一天,部队向上报告时只有简短的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新科学技术革命

拼音:xīn kē xué jì shù ɡé mìnɡ 首字母大写:XKXJSGM五笔:usr tufh ipb rfc sy af wgkb 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上的新突破。主要表现在:核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纤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生命科学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上的新发展。这些科技成就的运用,已经并将继续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新飞跃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袁伟民(1939- )

拼音:yuán wěi mín (1939- )首字母大写:YWM(1939- )五笔:fke wfnh n (1939- ) 袁伟民(1939- )的同义词反义词
排球教练员。江苏苏州人。曾为中国男子排球队主力二传手。1976年任中国女排教练员,带领中国女排连获三次世界冠军。曾三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并获国际排联荣誉奖章和亚洲排联优秀教练员奖。后任亚洲排联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

张伯伦

拼音:zhānɡ bó lún 首字母大写:ZBL五笔:xta wrg wwx 张伯伦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亚瑟·内维尔·张伯伦(arthurnevillechamberlain,1869-1940)。英国首相。执政时,实行绥靖政策,承认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和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占。1938年参加慕尼黑会议,签订《慕尼黑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宣告绥靖政策破产,1940年5月辞职。 ②威尔特·张伯伦(wiltchamberlain,1936-)。美国篮球运动员。堪萨斯大学毕业后,入职业篮球队。善抢篮板球,投篮准确,创投篮命中率的最高纪录,至1974年引退,累计得分31419分。

政治真空地带

拼音:zhènɡ zhì zhēn kònɡ dì dài 首字母大写:ZZZKDD五笔:ght ick fhw pw f gkp 政治真空地带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方国家对外部政治势力已退出或尚未到达的地区的称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被迫从这些地区退出,这些地区就被西方国家称为“政治真空地带”。如果又有外部势力进入这些地区,就被称为“填补真空”。

殖民主义

拼音:zhí mín zhǔ yì 首字母大写:ZMZY五笔:gqf n y yr 殖民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政治干涉、经济剥削和军事侵略把弱小国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政策。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表现为海盗式的掠夺、欺诈式的贸易和贩卖奴隶等方式;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主要采用军事、经济和文化侵略的手段,使弱小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丧失独立和主权,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廉价劳动力市场和军事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采用新殖民主义政策,即打着“友好”的......更多

阿拉曼战役

拼音:ā lā màn zhàn yì 首字母大写:ALMZY五笔:bs ru jlc hka twc 阿拉曼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1942年10月,在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国第八集团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对隆美尔统率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攻击,两军激战十二天,英军获胜,德、意军被迫退到突尼斯边境。

奥匈帝国

拼音:ào xiōnɡ dì ɡuó 首字母大写:AXDG五笔:tmo qrb yuph l 奥匈帝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欧洲封建帝国。1867年,奥地利帝国统治者迫于内外矛盾,与匈牙利贵族妥协,建立二元制帝国。帝国分为奥、匈两部分,同为主权国家,有各自的议会和政府,奥地利皇帝兼为匈牙利国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于1918年瓦解,分别建立起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国。
678910 共1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