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带丑
拼音:páo dài chǒu 首字母大写:PDC五笔:puq gkp nhg 袍带丑的同义词反义词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剧文丑的一种。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员,大都说京白,也有说韵白的。一般讲究口齿伶俐,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王龙﹑《斩黄袍》中的韩龙等。
品级山
三铨
拼音:sān quán 首字母大写:SQ五笔:dg qwg 三铨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代对文武官吏选授考课,由吏部和兵部之尚书﹑侍郎分掌其事。尚书为尚书铨,掌五品至七品选;侍郎二人分为中铨﹑东铨,掌八品﹑九品选,合称三铨。其后皆归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
入文出武
十九人
拼音:shí jiǔ rén 首字母大写:SJR五笔:fg vt w 十九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战国时,秦围赵,赵王派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欲在门客中挑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作为随从,但只选中十九人。毛遂自荐随往。至楚,谈判不决,毛遂按剑陈词,迫使楚王歃血定盟;而十九人却碌碌无为。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后因以"十九人"指庸碌之辈。
四方馆
拼音:sì fānɡ ɡuǎn 首字母大写:SFG五笔:lh yy qnp 四方馆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署名。隋炀帝时置,对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各设使者一人,掌管往来及互相贸易等事,隶属鸿胪寺。唐以通事舍人主管,隶属中书省。宋置四方馆使,掌管文武官朝见辞谢,国忌赐香及诸道元日﹑冬至﹑朔旦﹑庆贺章表﹑郊祀﹑朝蕃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释﹑父老陪位等事。其职务与隋唐不同。明有四夷馆清有会同四译馆,职务同隋唐四方馆。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