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里
宣谕使
拼音:xuān yù shǐ 首字母大写:XYS五笔:pgj ywgj wgk 宣谕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宋置。专掌奉使宣谕朝廷旨意,事毕即去职。绍兴后以宣谕使负责招抚,或按察官吏,或节制军马,职权渐重。参阅《宋史.职官志七》。
徐锡麟(1873-1907)
拼音:xú xī lín (1873-1907)首字母大写:XXL(1873-1907)五笔:twg qjq oxxg (1873-1907) 徐锡麟(1873-1907)的同义词反义词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曾任教师,后游历日本。在上海参加光复会,并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进行反清活动。后捐资为道员,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1907年与秋瑾准备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在安庆枪杀安徽巡抚恩铭。起义失败后被捕就义。
杨万里(1127-1206)
拼音:yánɡ wàn lǐ (1127-1206)首字母大写:YWL(1127-1206)五笔:snr gq jfd (1127-1206) 杨万里(1127-1206)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宋诗人。字廷秀,世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年间进士。官至秘书监、江东转运副使。诗风平易浅近,活泼诙谐,人称“诚斋体”。有《诚斋集》。
银会子
拼音:yín huì zǐ 首字母大写:YHZ五笔:qvy wfc bb 银会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南宋的一种纸币。由川陕宣抚副使吴玠于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在河池(今甘肃省徽县)发行。面额有一钱和半钱两种﹐四钱折合四川钱引一贯。以后又有金银会子的发行。
月桩钱
拼音:yuè zhuānɡ qián 首字母大写:YZQ五笔:eee sof qg 月桩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南宋为支应军饷而加征的税款名目﹐因系计月桩办钱物﹐故称。绍兴二年(1132年)﹐韩世忠驻军建康﹐由江东漕司每月拨饷十万缗以供军需。规定动用经制钱﹐上供钱及移用其他税钱﹐漕司不肯动拨本身税款﹐指定科目又不够支应﹐就向地方摊派。州县巧立名目﹐横征于民。其名目有:曲引钱﹑纳醋钱﹑卖纸钱﹑户长甲帖钱﹑保正牌限钱﹑折纳牛皮筋角钱﹐两讼不胜则有罚钱﹑既胜则令纳欢喜钱等。其后又推行于江浙及湖南﹐以江南东﹑西......更多
周作人(1885-1967)
拼音:zhōu zuò rén (1885-1967)首字母大写:ZZR(1885-1967)五笔:mfk wthf w (1885-1967) 周作人(1885-1967)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家,翻译家。浙江绍兴人。1906年去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20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机关任职。抗战胜利后因汉奸罪被国民党政府监禁。建国后专事著译。著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以及《知堂回想录》等,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
制举
拼音:zhì jǔ 首字母大写:ZJ五笔:tgm igwg 制举的同义词反义词
1.制订选拔贤才的方法。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
3.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
总制钱
拼音:zǒnɡ zhì qián 首字母大写:ZZQ五笔:ukn tgm qg 总制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代附加税之一种。宣和中,军政费支出浩繁,总揽东南地区财赋的发运兼经制使,建议增收卖酒钱﹑印契钱﹑头子钱等以充经费。因系经制使建议,故称"经制钱"。后一度废除。绍兴五年总制使又仿照上法征收,于是又称"总制钱"。参阅《宋史.食货志一﹑二》。
竹叶青
拼音:zhú yè qīnɡ 首字母大写:ZYQ五笔:tht kf gef 竹叶青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称"竹叶清"。古代酒名。今指由汾酒加多种名贵药品配制而成的酒﹐含酒精少﹐酒味醇美。亦指不经焦糖着色的一种绍兴原酒。
2.一种毒蛇。头呈三角形﹐头顶青绿色﹐体背和侧面草绿色﹐从头的下部沿着腹部两旁到尾端有黄白色条纹﹐尾端红褐色。生活在温带和热带地方的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