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缄金匮

拼音:shí jiān jīn kuì 首字母大写:SJJK五笔:dgtg xdg qqq akh 石缄金匮的同义词反义词
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同“石室金匮”。

史文

拼音:shǐ wén 首字母大写:SW五笔:kri yygy 史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1.历史文献。

司务

拼音:sī wù 首字母大写:SW五笔:ngk te 司务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明代六部都设有司务。清沿袭不改,除六部外,在理藩院﹑大理院等也设有此官。掌出纳文书及衙署内部杂务。其官署名司务厅。参阅《元史.职官志一》﹑《清文献通考.职官三﹑四》。 2.借用作对手艺工匠的尊称。

图伯特

拼音:tú bó tè 首字母大写:TBT五笔:ltu wrg cffy 图伯特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文献中对西藏及其附近地区的称谓。又作图白忒﹑土伯特﹑退摆特,是吐蕃的音变。

唐古特

拼音:tánɡ ɡǔ tè 首字母大写:TGT五笔:ovh dgh cffy 唐古特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文献中对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元时蒙古人称党项人及其所建的西夏政权为唐兀或唐兀惕,后渐用于泛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诸部。清初曾沿用此称,作唐古特。今蒙古语仍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为唐古特。特,亦作"忒"。参阅《卫藏通志.部落》。

太宰

拼音:tài zǎi 首字母大写:TZ五笔:dy puj 太宰的同义词反义词
1.相传殷置太宰。周称冢宰﹐为天官之长﹐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春秋列国亦多置太宰之官﹐职权不尽相同。秦﹑汉﹑魏皆不置。晋以避司马师讳﹐置太宰以代太师。北周文帝依《周礼》建六官﹐置天官大冢宰卿一人。隋唐均无此官。宋崇宁间﹐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靖康末复故。参阅《周礼·天官·大宰》﹑《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二》﹑《文献通考·职官二》。 2.三代掌馔之官。 3.明清时一般称吏部尚书为太宰。

宣抚使

拼音:xuān fǔ shǐ 首字母大写:XFS五笔:pgj rfq wgk 宣抚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唐德宗后,派朝官巡视经过战乱及受灾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宋代宣抚使为镇抚一方之军政长官,职位高于安抚使。元于西南地区设宣抚司,参用土官,处理地方军政大事。明清宣抚使皆土官世袭之职。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续文献通考.职官十》。

土伯特

拼音:tǔ bó tè 首字母大写:TBT五笔:ffff wrg cffy 土伯特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文献中对西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也作"图伯特"﹑"图白忒"。

武科

拼音:wǔ kē 首字母大写:WK五笔:gah tufh 武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1.科举时代专为考试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设武举,为武科之始。以后历朝皆因之,但不定期举行,至明代中期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代沿袭,考试科目为马箭﹑步箭﹑弓﹑刀﹑石,均名外场,又以默写武经为内场。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童生﹑生员﹑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目均与文科同,但加武字以别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七》﹑《明史.选举志二》。

细腰鼓

拼音:xì yāo ɡǔ 首字母大写:XYG五笔:xl esv fkuc 细腰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1.打击乐器名。亦名腰鼓。汉魏时用之,大者用瓦制,小者用木制。鼓首大而腰细,故名。见《文献通考.乐考.魏鼓》。
678910 共1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