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板

拼音:dǎo bǎn 首字母大写:DB五笔:nf src 导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倒板。戏曲唱腔的一种特定板式﹐一般作为成套唱腔的先导部分。

尖儿

拼音:jiān ér 首字母大写:JE五笔:id qt 尖儿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物体细小锐利的前端。 2.指特出的人或物。 3.戏曲中指忽然高亢的唱腔。

尖子

拼音:jiān zi 首字母大写:JZ五笔:id bb 尖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尖 ⑤。 ②尖 ⑥:他是我们班的~,名次总不出前三名。 ③戏曲中指忽然高亢的唱腔。

蒋月泉(1917- )

拼音:jiǎnɡ yuè quán (1917- )首字母大写:JYQ(1917- )五笔:au eee ri (1917- ) 蒋月泉(1917- )的同义词反义词
苏州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曾师从张云亭和周玉泉。在“俞(秀山)调”和“周(玉泉)调”基础上,创造了旋律婉转、韵味醇厚的“蒋调”,为现代苏州弹词主要流派唱腔之一。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京东大鼓

拼音:jīnɡ dōnɡ dà ɡǔ 首字母大写:JDDG五笔:yiu ai dd fkuc 京东大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1. 中国曲艺的一种。源于北京以东香河、宝坻等地农民所唱的“地头调”,唱腔质朴,演员自击鼓、板站唱,另有三弦、扬琴伴奏。

科套

拼音:kē tào 首字母大写:KT五笔:tufh ddu 科套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戏曲演员的唱腔做派。

刘宝全(1868-1942)

拼音:liú bǎo quán (1868-1942)首字母大写:LBQ(1868-1942)五笔:yj pgy wg (1868-1942) 刘宝全(1868-1942)的同义词反义词
京韵大鼓演员。原名毅民,河北深县(今深州)人。初在农村说唱木板大鼓,后到天津,先后师从宋五、胡十、霍明亮。从其他曲种和戏曲艺术中吸取养料,依照北京语音创造了京韵大鼓。嗓音宏亮清脆,唱腔丰富多变,世称“刘派”。代表作有《长坂坡》、《大西厢》等。

吕剧

拼音:lǚ jù 首字母大写:LJ五笔:kk ndj 吕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流行于山东等地。清末民初由曲艺山东琴书发展而成。初名“化装扬琴”,1950年改今称。唱腔以山东扬琴曲调为基础,有四平腔、二板等板式和〔上河调〕、〔下河调〕等曲牌。剧目有《小姑贤》、《李二嫂改嫁》等。

闽剧

拼音:mǐn jù 首字母大写:MJ五笔:uji ndj 闽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建东部沿海地区和建阳、三明等地以及台湾。1917年前后,由流行在福州的平讲戏、儒林戏、唠唠戏融合而成。初名“福州戏”,后改今称。唱腔分江湖、洋歌、逗腔、小调四类,曲牌体。剧目有《炼印》、《荔枝换绛桃》等。

秦腔

拼音:qín qiānɡ 首字母大写:QQ五笔:dwt epw 秦腔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一般认为由陕西、甘肃、山西一带的民歌小曲发展而成。明代即已流行,清初至清中叶,流行全国各地,对许多剧种产生影响。在陕西省内,秦腔又发展成东(同州梆子)、西(西府秦腔)、中(西安乱弹)、南(汉调桄桄)四路。音乐以梆子击节,唱腔为板腔体。剧目有《游龟山》、《游西湖》、《赵氏孤儿》等二千七百多种。
6789 共8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