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

拼音:shī dù 首字母大写:SD五笔:ijo oac 湿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大气湿度”。气象要素之一。空气中水汽的含量或潮湿的程度。常见的表示形式有: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水汽压、露点或霜点混合比、比湿、饱和差等。是决定云、雾、降水等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水分、土壤蒸发及植物蒸腾的主要条件。一般自沿海向内陆、自低空向高空递减。

塔里木盆地

拼音:tǎ lǐ mù pén dì 首字母大写:TLMPD五笔:faw jfd ssss wvl f 塔里木盆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最大的盆地。在新疆南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面积53万平方千米。封闭性内陆盆地。底部海拔1000米左右。气候极为干旱,腹地形成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里木河流经沙漠边缘,周围高山和沙漠间分布一连串绿洲,农业发达。富石油资源。

斯威士兰

拼音:sī wēi shì lán 首字母大写:SWSL五笔:dwr dgv fghg udf 斯威士兰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非内陆国。面积174万平方千米。人口89万(1995年)。首都姆巴巴纳。全境为高原。出口糖、纸浆、水果罐头和石棉等。

土壤地带性

拼音:tú rǎnɡ dì dài xìnɡ 首字母大写:TRDDX五笔:ffff fyk f gkp ntg 土壤地带性的同义词反义词
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分为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可分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从低纬到高纬出现砖红壤、红壤、棕壤、灰化土、冰沼土的变化是土壤纬度地带性的表现。中国暖温带从沿海到内陆依次为棕壤、褐土、黑垆土、灰钙土和棕漠土,即为经度地带性。在高山地区,随山体海拔升高,土壤类型随之呈垂直变化。

维多利亚大沙漠

拼音:wéi duō lì yà dà shā mò 首字母大写:WDLYDSM五笔:xwy qq tjh go dd iit iaj 维多利亚大沙漠的同义词反义词
澳大利亚最大的沙漠。在澳大利亚西部内陆。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50~300米。多沙丘和盐沼。植物稀少。

匈牙利

拼音:xiōnɡ yá lì 首字母大写:XYL五笔:qrb ah tjh 匈牙利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欧内陆国。位于多瑙河中游。面积93万平方千米。人口10245万(1995年)。首都布达佩斯。大部分为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济较发达。工业以机械制造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和玉米。

亚速海

拼音:yà sù hǎi 首字母大写:YSH五笔:go skp itx 亚速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内陆海。南同黑海相通。面积39万平方千米。有顿河等注入。结冰期2-3个月。盛产鱼类。

赞比亚

拼音:zàn bǐ yà 首字母大写:ZBY五笔:tfqm xx go 赞比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非内陆国。面积7526万平方千米。人口937万(1995年)。首都卢萨卡。大部分为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雨、旱季。采矿业发达,铜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中非

拼音:zhōnɡ fēi 首字母大写:ZF五笔:k hd 中非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指非洲中部地区。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扎伊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②中非内陆国。面积62 3万平方千米。人口330万(1994年)。首都班吉。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和山地。热带气候。经济以农业为主。出口钻石、咖啡、棉花和木材。

准噶尔盆地

拼音:zhǔn ɡá ěr pén dì 首字母大写:ZGEPD五笔:uwyg kaj qi wvl f 准噶尔盆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在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海拔一般在400米左右,最低处不到200米。盆地西侧山地有几处缺口,西风气流可进入,带来降水。中部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广阔草原。北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其余河流均为内陆河。边缘为山麓绿洲,盛产棉、麦。南部天山北麓的平原为新垦区。石油资源丰富。
678910 共1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