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能扛鼎
拼音:lì nénɡ ɡānɡ dǐnɡ 首字母大写:LNKD五笔:en ce rag hnd 力能扛鼎的同义词反义词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夔凤纹
毛公鼎
拼音:máo ɡōnɡ dǐnɡ 首字母大写:MGD五笔:etgn wc hnd 毛公鼎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周晚期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出土。鼎上有铭文四百七十九个字,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赏臣下毛公fe43的事情。是中国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现藏台湾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南公鼎
拼音:nán ɡōnɡ dǐnɡ 首字母大写:NGD五笔:fm wc hnd 南公鼎的同义词反义词
1.西周初期青铜器。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岐山礼村出土,为南公之孙盂所造,故称。或称"盂鼎"。详"盂鼎"。
蟠夔纹
弩机
拼音:nǔ jī 首字母大写:NJ五笔:vcx sw 弩机的同义词反义词
1.装置在弩的木臂后部的机械,控制发射用,青铜制。构件有:钩弦的"牙",牙外的"郭",郭上的瞄准器"望山",郭下的扳机"悬刀"。扳动悬刀,牙向下缩,所钩住的弦弹出,箭就被发射出去。弩机最早见于战国,盛行于汉晋。
青钱
商代城墙遗址
拼音:shānɡ dài chénɡ qiánɡ yí zhǐ 首字母大写:SDCQYZ五笔:yum wa fd ffuk khgp fhg 商代城墙遗址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在河南省郑州市。城垣周长七公里,用土分层夯筑。城墙剖面为梯形,底面一般宽二十米,高约九米,部分城墙被掩埋在现今的地面之下。环城发现十一个缺口,某些缺口可能与城门有关。城墙附近有大量的商代文化遗址。西墙外杜岭出土两件大型铜方鼎,南墙﹑北墙外各发现一处青铜器铸造作坊遗址,郑州市内曾发现商代早期的房基﹑地窖﹑壕沟﹑水井﹑墓葬及雕刻字骨和陶文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