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众

拼音:qí zhònɡ 首字母大写:QZ五笔:ag www 七众的同义词反义词
1.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

耆那教

拼音:qí nà jiāo 首字母大写:QNJ五笔:ftxj ng ftbt 耆那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耆那”是创教者筏驮摩那的称号,意为“胜利者”或“完成修行的人”。公元前6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自称是最古老的宗教。主要经典为《十二支》。否定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说及其权威,主张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无所得,实行苦行主义。主要派别有白衣派和空衣派(天衣派)。教徒有出家和在家之分。19世纪以来流传到亚、非、欧等国家。

清修

拼音:qīnɡ xiū 首字母大写:QX五笔:ige wht 清修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清修"。 2.谓操行洁美。 3.谓淡泊省修。 4.谓清白显贵的门第。 5.佛教指在家修行。《五灯会元.黄龙新禅师法嗣.空室智通道人》:"空室道人智通者﹐龙图范珣女也﹐幼聪慧﹐长归丞相苏颂之孙悌。未几厌世相﹐还家求祝发﹐父难之﹐遂清修。"后用为对修行的统称。

沙和尚

拼音:shā hé shɑnɡ 首字母大写:SHS五笔:iit t imk 沙和尚的同义词反义词
小说《西游记》中人物。法名悟净。原为天廷卷帘大将,因蟠桃会上失手打碎玻璃盏,被贬下凡,在流沙河为怪。后经观音指点,受戒修行,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

五力

拼音:wǔ lì 首字母大写:WL五笔:gg en 五力的同义词反义词
1.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2.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 3.佛教语。五种力。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修持

拼音:xiū chí 首字母大写:XC五笔:wht rff 修持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持戒修行。 2.修身守道。 3.保养;将养。

绣佛长斋

拼音:xiù fó chánɡ zhāi 首字母大写:XFCZ五笔:xtb wxj ta ydm 绣佛长斋的同义词反义词
绣佛:刺绣的佛像;长斋:终年吃素。形容修行信佛。

养性

拼音:yǎnɡ xìnɡ 首字母大写:YX五笔:ugj ntg 养性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修养身心,涵养天性。语本《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2.道士修行的一种。静处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静虑,也称入静。 3.养生。性﹐通"生"。

仰山

拼音:yǎnɡ shān 首字母大写:YS五笔:wqb mmm 仰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山名。在今江西宜春南。唐属袁州。佛教禅宗沩仰宗始祖之一的唐高僧慧寂曾修行于此,并以此为号。

正受

拼音:zhènɡ shòu 首字母大写:ZS五笔:ghd epc 正受的同义词反义词
1.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
12345 共16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