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般仓

拼音:zhuǎn bān cānɡ 首字母大写:ZBC五笔:lfn tuwc wbb 转般仓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代实行转般法时,在泗﹑楚﹑真﹑扬四州(即今安徽泗县﹑江苏淮安﹑仪征﹑扬州等地)所设的仓库,用以卸纳东南六路漕粮,再换船运至京师。

左宗棠(1812-1885)

拼音:zuǒ zōnɡ tánɡ (1812-1885)首字母大写:ZZT(1812-1885)五笔:da pfi ipks (1812-1885) 左宗棠(1812-1885)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湖南湘阴人。曾率湘军镇压太平军。后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进攻捻军和西北回民军。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率兵平定侵犯中国南疆的阿古柏政权,阻止了外国对新疆的侵略。曾提出一些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张,并在西北等地创办了一些新式企业。后任军机大臣、两江总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病死于福州。有《左文襄公全集》。

发菜

拼音:fā cài 首字母大写:FC五笔:v aes 发菜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种藻类植物。形态和颜色很像乱头发,潮湿时黑绿色,干燥时黑色。供食用。盛产于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亦名头发菜﹑羊栖菜。

喇嘛教

拼音:lǎ mɑ jiāo 首字母大写:LMJ五笔:kskj ko ftbt 喇嘛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我国西藏、内蒙古等地区流行的一种宗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西藏以后,搀入了本地固有的宗教成分,为了区别于一般的佛教,称为喇嘛教。

蛎鹬

拼音:lì yù 首字母大写:LY五笔:jdgq cnhg 蛎鹬的同义词反义词
1.鸟名。喙和足红色﹐头﹑颈﹑上胸和上背羽毛黑色﹐下背至尾基以及下体皆白色﹐尾羽其余部分黑色。常活动于海滨沙滩上﹐觅食软体动物﹑甲壳类和蠕虫等。在我国分布于沿海一带。夏季在东北和河北﹑山东等地繁殖﹐冬季迁至南方。

裸大麦

拼音:luǒ dà mài 首字母大写:LDM五笔:pujs dd gt 裸大麦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裸麦”、“米麦”。大麦的变种。单子叶植物,禾本科。一二年生草本。成熟后稃壳容易脱落。种子可供食用或酿酒,也可作饲料。中国西藏、青海等地常称为“青稞”。

难问

拼音:nán wèn 首字母大写:NW五笔:cw uk 难问的同义词反义词
1.提出疑问﹔请教。 2.民歌体裁的一种。有如谜语﹐两人合唱﹐以一问一答形式出现。如﹕(问)啥人数得清天上星?啥人数得清鳜鱼鳞?(答)太白金星数得清天上星﹐姜太公数得清鳜鱼鳞。我国东南各省如江苏﹑广东等地民间都很流行。

平调曲

拼音:pínɡ diào qǔ 首字母大写:PDQ五笔:guf ymf ma 平调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乐府《相和歌》的一部。有《长歌行》《短歌行》《猛虎行》《君子行》《燕歌行》《从军行》等。所用乐器有笙﹑笛﹑筑﹑瑟﹑琴﹑筝﹑琵琶七种。梁启超认为,《平调曲》应属《清商曲》。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平调曲》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 2.亦作"宁海平调"。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浙江宁海﹑象山﹑三门等地。传自新昌或宁波,尚无定论。演唱形式为高腔。

陕北说书

拼音:shǎn běi shuō shū 首字母大写:SBSS五笔:bgu ux yuk nnh 陕北说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曲艺曲种。流行于陕西延安、榆林等地。演员自弹三弦或琵琶自唱,同时操纵梆子、耍板、蚂蚱板、水镲等乐器。唱腔有“九腔十八调”之称。传统书目以民间故事为多。陕北成为革命根据地后,出现了许多宣传革命的新书目。

塔吉克族

拼音:tǎ jí kè zú 首字母大写:TJKZ五笔:faw fk dq ytt 塔吉克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分布于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约33万人(1990年)。用塔吉克语,无文字。通用维吾尔语文。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牧业。
3637383940 共39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