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温

拼音:chūn wēn 首字母大写:CW五笔:dwj ijl 春温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春天的温暖。 2.指春暖之时。 3.中医病名。伏气温病的一种。指冬受寒邪,伏而至春季所发的急性热病。 4.中医病名。新感温病的一种。指春季感受风热而发的急性热病。

两栖动物

拼音:liǎnɡ qī dònɡ wù 首字母大写:LQDW五笔:gmww ssg fce cq 两栖动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脊椎动物的一纲,通常没有鳞或甲,皮肤没有毛,四肢有趾,没有爪,体温随着气温的高低而改变,卵生。幼时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长大时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和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蝾螈等。

气象要素

拼音:qì xiànɡ yào sù 首字母大写:QXYS五笔:rtg qke s gxi 气象要素的同义词反义词
表明大气状态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天气现象。主要有:气温、气压、湿度、风向和风速、能见度、云、降水、雷暴、雾、辐射、蒸发、日照等。

秋老虎

拼音:qiū láo hǔ 首字母大写:QLH五笔:to ftx hwv 秋老虎的同义词反义词
立秋后重新出现的短期炎热天气。持续天数约七天至半个月。此时,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连日晴朗,日射强烈,气温不断回升,重新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故名。

亚热带季风气候

拼音:yà rè dài jì fēnɡ qì hòu 首字母大写:YRDJFQH五笔:go rvyo gkp tbf wr rtg whn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副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纬度30°左右的亚热带大陆东岸。夏热冬温,季节明显,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2°c以上,最冷月气温在0~15°c之间。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以上。主要出现在中国东部秦岭至淮河以南地区,以及日本群岛、朝鲜半岛南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拼音:yà hán dài zhēn yè lín qì hòu 首字母大写:YHDZYLQH五笔:go paw gkp qf kf ss rtg whn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寒温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北纬50°~65°之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冬季漫长严寒,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夏季短促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上。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由于蒸发弱,相对湿度较高。

变温动物

拼音:biàn wēn dònɡ wù 首字母大写:BWDW五笔:yoc ijl fce cq 变温动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没有固定体温的动物,体温随外界气温的高低而改变,如蛇、蛙、鱼等。俗称冷血动物。

城市热岛效应

拼音:chénɡ shì rè dǎo xiào yīnɡ 首字母大写:CSRDXY五笔:fd ym rvyo qmk urt oi 城市热岛效应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工厂及车辆排热,人口密度大,建筑物多,地面干燥、水分蒸发少等。简称热岛效应。

倒春寒

拼音:dào chūn hán 首字母大写:DCH五笔:wgc dwj paw 倒春寒的同义词反义词
春季早期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主要由长期阴雨天气或冷空气入侵等原因造成。可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如引起中国南方的早稻烂秧,北方的花生、蔬菜、棉花和小麦的烂种或死苗现象等。

地中海气候

拼音:dì zhōnɡ hǎi qì hòu 首字母大写:DZHQH五笔:f k itx rtg whn 地中海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地中海式气候”、“副热带夏干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月平均气温在21~27°c之间。冬季温和多雨,月平均气温在5~10°c之间。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出现在欧洲、非洲、亚洲地中海沿岸。
12345 共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