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
拼音:zhōnɡ fǎ zhàn zhēnɡ 首字母大写:ZFZZ五笔:k ifc hka qv 中法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1883-1885年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1883年,法军进攻驻越南的中国军队。次年,法舰进犯台湾基隆,并突袭福州马尾军港,清政府被迫宣战。台湾军民在沪尾(今淡水)击败法军。1885年,清军老将冯子材率部在广西抗击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黑旗军在越南义军配合下,也大败法军。但清政府妥协求和,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法国不仅把越南变成了它的殖民地,而且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中美望厦条约
拼音:zhōnɡ měi wànɡ shà tiáo yuē 首字母大写:ZMWSTY五笔:k ugdu yneg ddh ts xq 中美望厦条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美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在澳门附近望厦村签订。共三十四款。规定美国享有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等特权,并准许美国军舰可以任意出入中国沿海各港口,美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楼,设立教堂、医院。
总司令
八百壮士
拼音:bā bǎi zhuànɡ shì 首字母大写:BBZS五笔:wt dj ufg fghg 八百壮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1.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又于8月13日在上海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在人民抗日救亡热潮的推动下﹐驻上海的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率领官兵坚守四行仓库﹐誓死不退。时称"八百壮士"﹐也称"四行孤军"。
不结盟运动
拼音:bù jié ménɡ yùn dònɡ 首字母大写:BJMYD五笔:i xf jel fcp fce 不结盟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的国家所进行的活动。20世纪50年代,由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并倡导。参加不结盟运动的条件是:实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不加入大国军事集团;不结成军事同盟;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等。至1991年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有一百零三个。
长沙抢米风潮
拼音:chánɡ shā qiǎnɡ mǐ fēnɡ cháo 首字母大写:CSQMFC五笔:ta iit rwb oyt wr ifj 长沙抢米风潮的同义词反义词
1910年春湖南滨湖各县水灾歉收,米价上涨,饥民涌入长沙,各家米店纷纷被抢。湖南巡抚下令镇压,民众被枪杀二十余人。数万民众愤怒捣毁巡抚衙门、银行、教堂等。外国军舰配合镇压,民众伤亡惨重。清政府后以罢免巡抚,出售平价米,平息了风潮。
二广
拼音:èr ɡuǎnɡ 首字母大写:EG五笔:fgg oy 二广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春秋楚国军制名,谓左右二部。《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杨伯峻注:"其君之戎谓楚王之亲兵戎车也。楚王亲兵分为左右两部,每部皆名曰广。"后亦泛指两支部队。
2.指宋代广南西路与广南东路。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东省。
第一次世界大战
拼音:dì yí cì shì jiè dà zhàn 首字母大写:DYCSJDZ五笔:txh g uq anv lw dd hk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战争。两大集团为同盟国(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国组成)和协约国(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等国组成)。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战争主要在欧洲进行。初期,同盟国占上风。1917年后,协约国逐渐掌握主动权。1918年,同盟国军队全线溃败。11月11日,德国投降,战争宣告结束。这场战争共有三十三个国家卷入,死伤三千余万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战争。
东北抗日义勇军
拼音:dōnɡ běi kànɡ rì yì yǒnɡ jūn 首字母大写:DBKRYYJ五笔:ai ux ryw jjjj yr cee pl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的统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和国民党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组成了名为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数百支抗日武装,在东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因缺乏统一领导和各部队间缺乏相互支援,至1933年春大部溃散。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冯云山(约1815-1852)
拼音:fénɡ yún shān ( yuē 1815-1852)首字母大写:FYS(Y1815-1852)五笔:ucg fcu mmm ( xq 1815-1852) 冯云山(约1815-1852)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东花县(今花都)人。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时,领后军主将,后封南王。参与制订太平天国军制、军律、历法、官制、礼制等。后在战斗中中炮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