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北伐

拼音:tài pínɡ jūn běi fá 首字母大写:TPJBF五笔:dy guf pl ux way 太平军北伐的同义词反义词
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率两万人由扬州出师北伐。北伐军经河南渡黄河,进攻山西,一直打到直隶(今河北),进逼天津。由于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北伐军经过两年血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铜鞮

拼音:tónɡ dī 首字母大写:TD五笔:qmgk afjh 铜鞮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春秋晋邑名。在今山西省沁县南。晋平公曾筑铜鞮宫于此。汉置县﹐治所在今山西省沁县南。北魏以后屡有迁移。明洪武初废入沁州。 2.春秋晋离宫名。 3.指襄阳。 4.曲名。 5.亦作"铜鍉"。复姓。春秋时有铜鍉伯华。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条戎

拼音:tiáo rónɡ 首字母大写:TR五笔:ts ade 条戎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戎族的一支。分布在今山西省运城县中条山北的鸣条岗一带。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

拼音:wàn jiā zhài yǐn huánɡ rù jìn ɡōnɡ chénɡ 首字母大写:WJZYHRJGC五笔:gq pg paws xh amw ty goj a tkgg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最大的引水工程。由万家寨水利枢纽和引黄入晋两部分工程组成。前者建于山西和内蒙古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水库库容89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102万千瓦,以供水为主,兼具发电、防洪、防凌功能。后者包括总干渠、北干渠和南干渠(连接汾河),总长315千米,分别引水至大同、朔州和太原。1993年开工建设。

下都

拼音:xià dōu 首字母大写:XD五笔:gh ftjb 下都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陪都。于京都之外,择地别建的另一都城。列朝所指不一。(1)西周都镐京,以雒邑(今河南洛阳故城)为下都。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洛诰》序云:'周公往营成周',则成周乃东都总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阳,成周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时会诸侯则虚之,下都则保厘大臣所居治事之地。"(2)西晋都洛阳,东晋称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为下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更多

潼关

拼音:tónɡ ɡuān 首字母大写:TG五笔:iujf udu 潼关的同义词反义词
1.关隘名。古称桃林塞。东汉时设潼关,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南,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西口

拼音:xī kǒu 首字母大写:XK五笔:sghg kkkk 西口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山西省长城诸口。以别于"北口"。 2.张家口的别称。

无终

拼音:wú zhōnɡ 首字母大写:WZ五笔:fq xtu 无终的同义词反义词
1.没有终止;没有穷极。 2.三国魏田畴志行卓越,隐居无终山。后人因以为隐逸之典。 3.古代山戎国名。春秋时分布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东,后迁至河北省玉田县西北无终山,因山而得名。

王勃(650或649-676)

拼音:wánɡ bó (650 huò 649-676)首字母大写:WB(650H649-676)五笔:ggg fpb (650 ak 649-676) 王勃(650或649-676)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父,渡海溺死。为“初唐四杰”之一。以写离别怀人之作较著名,有《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名篇。文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王子安集》。

王屋

拼音:wánɡ wū 首字母大写:WW五笔:ggg ngc 王屋的同义词反义词
1.王者所居之屋。 2.山名。在山西省阳城﹑垣曲两县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 3.相传黄帝曾访道于王屋山,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1617181920 共3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