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字

拼音:yǎo zì 首字母大写:YZ五笔:ku pb 咬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戏曲﹑曲艺术语。也叫吐字。指演唱或念白中,准确地将字的声母和韵母读出,使近听不刺耳,远听不含混。是戏曲﹑曲艺演员的基本技巧之一。

越剧

拼音:yuè jù 首字母大写:YJ五笔:fha ndj 越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流行于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清末由浙江嵊县一带的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初名“小歌班”、“的笃班”,曾名“绍兴文戏”。1923年起出现全部由女演员演出的剧团,称“女子文戏”,并逐渐取代男班。1938年改名“越剧”。40年代进行改革。主要唱腔有四工腔、尺调腔、弦下腔等。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

袁牧之(1909-1978)

拼音:yuán mù zhī (1909-1978)首字母大写:YMZ(1909-1978)五笔:fke cty pp (1909-1978) 袁牧之(1909-1978)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剧、电影演员。浙江宁波人。东吴大学肄业。30年代初期参加左翼戏剧活动。1938年赴延安,参加组建延安电影团。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参与组建东北电影制片厂。建国后曾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中国影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主演影片有《桃李劫》、《生死同心》,并编导故事片《马路天使》及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等。

赵丹(1915-1980)

拼音:zhào dān (1915-1980)首字母大写:ZD(1915-1980)五笔:fhr my (1915-1980) 赵丹(1915-1980)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原名赵凤翔,山东肥城人。曾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33年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参加抗敌演剧三队,后赴新疆从事戏剧工作。建国后曾任中国影协常务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主演影片有《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聂耳》、《林则徐》等。论著有《银幕形象塑造》和《地狱之门》。

正角

拼音:zhènɡ jué 首字母大写:ZJ五笔:ghd qe 正角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文艺作品里的主要人物。 2.指在戏剧﹑电影中扮演主要人物的演员。

坐唱

拼音:zuò chànɡ 首字母大写:ZC五笔:wwf kjj 坐唱的同义词反义词
曲艺表演形式之一。演员坐着说唱。弹词、琴书一类曲艺,多取此形式,并由演员自弹(奏)乐器自唱。有些只说不唱的曲种,如评书、评话,坐着说讲,也属坐唱范畴。

走圆场

拼音:zǒu yuán chǎnɡ 首字母大写:ZYC五笔:fhu lkm fnrt 走圆场的同义词反义词
1. 戏曲演员为表演剧中地点的转换,在舞台上按环行路线绕行。

周璇(1918-1957)

拼音:zhōu xuán (1918-1957)首字母大写:ZX(1918-1957)五笔:mfk gyth (1918-1957) 周璇(1918-1957)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原名小红,江苏常熟人。女。早年辍学习艺。30年代初以演唱歌曲《民族之光》成名,被誉为“金嗓子”。1935年从影,先后在《马路天使》、《忆江南》、《夜店》、《清宫秘史》等近四十部影片中担任主演和主要角色。

朱虹(1941- )

拼音:zhū hónɡ (1941- )首字母大写:ZH(1941- )五笔:tfi jag (1941- ) 朱虹(1941-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原名圆圆,云南昆明人。女。1951年移居香港。1956年入香港凤凰影业公司任演员。1985年起任银都机构行政公关、执行监制。参加拍摄影片《情窦初开》、《小月亮》、《屈原》、《父子情》等。

白淑湘(1939- )

拼音:bái shū xiānɡ (1939- )首字母大写:BSX(1939- )五笔:rrr ihi ishg (1939- ) 白淑湘(1939- )的同义词反义词
舞蹈家。湖南莱阳人。女。1952年入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儿童剧团。1954年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芭蕾。毕业后任中央芭蕾舞团演员、副团长。曾主演《天鹅湖》、《红色娘子军》、《巴黎圣母院》等。
1112131415 共4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