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教

拼音:qīnɡ zhēn jiāo 首字母大写:QZJ五笔:ige fhw ftbt 清真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伊斯兰教。明清时,中国伊斯兰教学者介绍伊斯兰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以称颂该教崇奉的真主,故名。

清真寺

拼音:qīnɡ zhēn sì 首字母大写:QZS五笔:ige fhw ff 清真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阿拉伯文masjid的意译,音译“麦斯吉德”,意为“礼拜的场所”,亦称“礼拜寺”。伊斯兰教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寺院的统称。早期清真寺(7-10世纪)是一个祈祷用的周围有廊的露天大院。后各国清真寺结合地方建筑传统各有特色。主要建筑有礼拜殿、沐浴室、讲堂、阿訇和学生的生活用房,以及邦克楼、望月楼等。祭坛设于礼拜殿内背向麦加的墙上,以示跪拜朝向。

清真言

拼音:qīnɡ zhēn yán 首字母大写:QZY五笔:ige fhw yyy 清真言的同义词反义词
1.阿拉伯文的意译。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基本信条的专称,指"除了安拉,再没有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句话。

赛典赤

拼音:sài diǎn chì 首字母大写:SDC五笔:pa maw fo 赛典赤的同义词反义词
1.源于阿拉伯语sayiid。义为"大首领"﹑"王者"。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无子,仅一女法蒂玛嫁与阿里,从他们之子忽辛(Husain)传下来的后人,被尊为sayiid,表示是伊斯兰教的"圣裔"。元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之名即含此称。

撒拉族

拼音:sā lā zú 首字母大写:SLZ五笔:rae ru ytt 撒拉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的少数民族。约88万人(1990年)。用撒拉语。无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伊斯兰教。喜唱撒拉曲、“花儿”,流行四人“骆驼舞”。主要从事农业,园艺业较发达。

肉孜节

拼音:ròu zī jié 首字母大写:RZJ五笔:mww bty ab 肉孜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1."肉孜"系波斯语Rozah的音译﹐意为"斋戒"。中国新疆地区称伊斯兰教的开斋节为"肉孜节"。

入教

拼音:rù jiāo 首字母大写:RJ五笔:ty ftbt 入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1.加入某一宗教组织。多指加入基督教或伊斯兰教。

桑给巴尔

拼音:sānɡ ɡěi bā ěr 首字母大写:SGBE五笔:cccs xw cnh qi 桑给巴尔的同义词反义词
坦桑尼亚重要城市。人口约11万(1978年)。曾是东非商业和奴隶贸易中心。世界最大丁香和丁香油输出港。有丁香油提炼、椰子加工、制革等工业。市内有古老的苏丹宫殿和伊斯兰教寺院,市郊有能容万人的大体育场。

苏丹人

拼音:sū dān rén 首字母大写:SDR五笔:aew my w 苏丹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也称“苏丹阿拉伯人”。非洲东北苏丹地区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苏丹和乍得。约1186万人(1985年)。讲阿拉伯语。多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畜牧业。 ②西非和中非各民族的总称。约18亿人(1984年),在语言上分属三大语系,即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和闪含语系。多数信仰万物有灵。男女行割礼。主要从事锄耕农业,部分从事渔业和狩猎业。

速檀

拼音:sù tán 首字母大写:ST五笔:skp syl 速檀的同义词反义词
1.阿拉伯文sultan的音译。今译作苏丹,意为君主或统治者。伊斯兰教国家或地区的统治者广泛使用这一称号。
11121314 共1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