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lán xī dì sān gòng/gōng hé/hè/huó/huò/hú guó法国历史上第三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870年9月,因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投降,巴黎爆发革命,宣布推翻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被纳粹德国打败,1940年6月投降,第三共和国告终。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lán xī dì èr gòng/gōng hé/hè/huó/huò/hú guó法国历史上第二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时成立。1852年12月,路易·波拿巴称帝,共和国被法兰西第二帝国取代。
法兰西阶级斗争
法兰西阶级斗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lán xī jiē jí dǒu/dòu zhēng马克思作于1850年1-11月。分析和总结了法国1848年革命的历史经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第一次使用“无产阶级专政”一词,并阐明这一专政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任务。
法属圭亚那
法属圭亚那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shǔ/zhǔ guī yà nà/nǎ/nèi/nā法国在南美洲的属地。临大西洋。面积9万平方千米。人口11.48万(1990年)。首府卡宴。经济以农业和林业为主。
波义耳定律
波义耳定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bō yì ěr dìng lǜ一译“玻意耳定律”。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其体积成反比。即在温度不变时任一状态下压强与体积的乘积是一常数。适用于理想气体,对高温、低压下的真实气体也近似适用。此定律由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物理学家马略特各自独立发现,故又称“波义耳马略特定律”。
泰纳
泰纳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nà(hippolytetaine,1828-1893)法国文学评论家。早年攻读哲学。曾任巴黎美术学院美术史和美学教授。信奉实证主义哲学,提出文学创作受种族、环境、时代影响的论点,对自然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发生过影响。著有《英国文学史》、《艺术哲学》、《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等。
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 tiě lú zhàn yì1815年6月18日英国和普鲁士联军与法国拿破仑军队在滑铁卢(在今比利时南部)进行的战役。结果拿破仑战败,几天后宣布退位,从而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nián zhàn zhēng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封建君主为争夺法国西南部领地而进行的长达百余年的战争。战争前期法国多次遭受重大失败,国家处于危亡关头。1429年,法国女英雄贞德率军解救了奥尔良,战争出现转机。战争最后以英国失败告终,法国从英国手中收复了除加莱港外的所有国土。
百日王朝
百日王朝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rì wáng cháo拿破仑第二次统治法国时期的称谓。1815年3月,拿破仑从流放地厄尔巴岛逃出,20日重返巴黎再次登位。6月18日,他在滑铁卢战役失败后,于22日第二次宣布退位。这次复辟前后约一百天,史称“百日王朝”。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zhōu chuán zhèng jú又名“马尾船政局”。清末官办的大型新式造船厂。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机器设备购自法国。先后建造各种船舶四十余艘,布防沿海各省。中法战争时曾遭严重破坏。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